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具體行為表現來初步判斷:
自閉癥的判斷標準是,孩子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以及刻板重復的行為、興趣。一般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孩子,幾乎是會被判斷為自閉癥的,但是如果只滿足其中某一個方面的行為表現,是不能被判斷為自閉癥的。
閉癥三大表現特征:
一、語言障礙
語言與交流障礙是自閉癥的重要癥狀,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孩子在2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絕大部分自閉癥的孩子之所以被診斷就是因為他們的溝通,體現在語言與非語言上,相對于同齡孩子來說落后的太多太多。
主要體現在:孩子不會仿說,比如,你讓他說“啊”,孩子說不出來。你讓孩子說“媽媽”或者“桌子”這些難一點的詞,孩子說不出來。
還有一部分孩子雖然能仿說,但是遇到長一點的句子就出現了困難。
還有一部分孩子雖然能仿說長句子,但是不會用仿說的句子來主動表達。比如你拿個蘋果如果不提示他,他就不會告訴你這是蘋果。
還有些孩子可能能回答簡單的問題,比如可以回答你這是蘋果。但是他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主動提問。
對于溝通能力,需要特別說明一下。很多家長反映說“語言已經不是作為自閉癥診斷的標準之一了”,對此大家可能有些誤解。孩子是否具備“口頭語言”并不能作為判斷是否是自閉癥的標準,但是孩子是否能進行語言溝通是可以作為判斷依據的。
語言是包括很多,例如口語、肢體語言、書面語言等等,有的孩子沒有口語(例如聾啞人士),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肢體進行交流,但是自閉癥兒童,如果沒有接受專業的干預訓練,是很難使用這些語言進行溝通交流的。
二、社會交往障礙
1.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
2.她們分不清親疏關系,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系,自閉癥孩子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伙伴關系,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游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愿望。
3.自閉癥孩子對個人交往沒有動機,有的孩子雖然對個人交往有動機,但是缺乏起碼的社會交往的一些技能。
主要體現如下:孩子對人不感興趣,見到人就想往一邊躲,那如果孩子對人都不感興趣,那社會交往就沒有辦法進行。
有的孩子雖然具備跟人交往的動機,對人感興趣。但是他沒有社會交往的技能。
所以當孩子跑到一個人面前,想和這個人玩,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發起邀請。或者別人跟他發出邀請,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所以他跟別人之間的交往是很難繼續下去的。
還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具備初級跟人交往的能力,比如:跟人打招呼,也回答其他人的一個問題,但是不能進行深層次的社會交往,比如交流情感,交流感受,都做不到。
三、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行為模式
很多自閉癥孩子,行為十分刻板,興趣狹隘,他們對于正常兒童所熱衷的游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并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不知疲倦。
幾乎都會存在重復刻板動作,如反復拍手、轉圈、用舌舔墻壁、跺腳等。而對周圍發生的各種新奇的事情,他們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有許多孩子花費大量時間整理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把地上的鞋子擺得整整齊齊;或一遍又一遍地把桌上的小盒子放得整整齊齊。
綜上所述,如果一個孩子同時具備以上三個特征,多半是有自閉癥傾向,需要趕緊去醫院診斷。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年齡:2-13歲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六 8:30—18:00
微信/手機號:15951190501(高老師)
微信/手機號:15306268207(王老師)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22號(朝陽大潤發對面)
千燈校區:千燈鎮人和路257-259(千燈優家寶貝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