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訓練綱要
一、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二、說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三、理解“最多”、“最少”的意義
四、做容易的猜謎游戲
五、做日常做的事情
六、玩“接尾令
七、利用“如果……,就……”進行會話
八、問“為什么?”并給予回答
九、用3-5張圖片的內容構成情節故事
十、說明詞的意義(如:椅子、蠟筆、狗)
十一、回答“假如……,就……”的提問(如:假如雞蛋掉在地上……)
十二、提問沒聽說過的詞匯的意思
一、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方法:
1告訴孩子家庭住址,讓孩子跟你復述。
2開始,讓孩子說出家庭的部分住址。如先讓孩子說市名,你說城鎮名,然后孩子說城鎮名,你說門牌號碼。漸漸讓孩子自己把全部住址說清楚。
二、說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方法:
1告訴孩子家里的電話號碼,讓他跟你重說幾次。問孩子:“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幾號?”一直做到孩子能自己回答為止。
2起初,你可以幫助孩子,如你先說出局號,然后讓孩子接著說出其余的數字。逐漸讓孩子獨自說出全部號碼。3若孩子已會讀數字,可以把電話號碼書寫在卡片上,幫他學會使用卡片。漸漸減少卡片上所記電話號碼的數字,直到不看卡片也能說出電話號碼。
4利用玩具電話,讓孩子把電話號碼告訴你,你來撥電話。如果孩子會撥了,你讓他自己撥電話。
5讓一群孩子輪流說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你讓他們用玩具電話撥這些號碼。
三、理解“最多”、“最少”的意義
方法:
1你與孩子說話時,使用“最多”、“最少”這兩個詞。
2找幾堆小東西備用。讓孩子指出最多的一堆、較少的一堆和最少的一堆。然后,你指出一堆,讓孩子說出它的多少。
3召集幾個孩子,讓他們互相給一點東西,并按每人得到東西的多少排列順序:最少的、少的、最多的。然后,讓孩子依次說出誰得到的多少。
4開始時,每堆東西的數量相差較大,逐漸縮小這個差距。
四、做容易的猜謎游戲
方法:
1用一條腿站著,長3只眼睛的是什么?
答:......信號燈。
2一下雨就打開的是什么?
答:......雨傘。
3大圓球綠又綠,切開變紅真好吃,黑籽兒吐出來,瓜籽兒不能吃。
答:......大西瓜。
五、做日常做的事情
方法:
1與孩子一起做完什么事情之后(如去商店、游泳等),你讓他把所做的事情向你或別人說一遍。開始,你可以給他做一下示范。
2起初,先讓孩子說剛剛做過的事情,再逐漸讓他說間隔時間較長的事情。
3先讓孩子說某件事情的大概情況,然后再幫助他說得詳細些。當孩子能自己說得詳細一些之后,就逐漸減少對他的幫助。
六、玩“接尾令
方法:
1開始時,你要把玩“接尾令”游戲的方法加以說明。
2當你說一句話后,孩子要立即按你說的最后一個字音接上一個詞。
3孩子不能立即說出那個詞時,你可繼續用那個音的詞往下說,或用動作示意幫助他。
4同家人或3–4個小朋友一起玩“接尾令”。如:白菜--菜花--花瓶--蘋果--果醬
七、利用“如果……,就……”進行會話
方法:
1你與孩子交談時,示范用“如果......就......”。如:“如果明天天氣好,咱們就上公園去玩”。
2利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機會提問,教給孩子如何回答。如:“如果爸爸回來得早,你想做什么呢?”回答:“跟爸爸一塊兒洗澡”。然后,逐漸減少你的提示。
3如果孩子學會了完整地用“如果......就......”說話時,你就可以跟他一起做運用“如果......就......”句式的會話游戲。
八、問“為什么?”并給予回答
方法:
1你跟其他孩子或大人做提問“為什么?”、“怎么辦?”的對話示范。然后讓你的孩子也參加進來,你向他提問。
2如果孩子只能回答一部分“因為......”的問題,你要對各種提問進一步給予提示。
3當你向孩子提問時,可先給他一部分答案,再讓他把剩余的那部分答案說出來。逐漸增加讓孩子自己回答的部分。
4利用木偶、娃娃等給孩子講故事。然后向孩子提出有關的問題。
5利用圖畫故事冊給孩子講故事。然后問孩子:“為什么?”、“怎么辦?”。讓孩子看著畫冊回答問題,再逐漸減少用畫冊做提示,讓他獨自回答問題。
6當孩子能很好地回答“為什么?”之后,再開始問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為什么?”的問題。如:“媽媽為什么去菜市場?”,“晚飯為什么要做那么多菜?”
九、用3-5張圖片的內容構成情節故事
方法:
1準備幾張連環畫或故事書上的圖片,告訴孩子這是什么樣的故事。開始,先把2張圖片排列起來,然后從剩余的圖片中再拿出2張,讓孩子從中把能夠連成故事的圖片挑出來。如果孩子能把這幾幅圖片連起來,你就把它們連成故事講給他聽。如果孩子能夠把全部圖片都連起來,你就讓他把整個故事講出來。
2如果所利用的故事是由5–6部分內容組成的,開始可只利用其中的3個部分(主要內容)。隨著孩子逐漸熟練,再逐漸增加圖片的數量。
3用提示的方式幫助孩子講故事,如說:“然后又怎么樣呢?”,“然后要做什么呢?”
十、說明詞的意義(如:椅子、蠟筆、狗)
方法:
1用詞來表示事物。問孩子:“××是什么?”如果孩子回答有困難,給他看與這件物品有關的圖片,并讓他加以說明。還可以問孩子:“這東西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顏色?”或“有多大?”以此來幫助孩子。
2你說出幾個詞的意思,讓孩子猜一猜它是什么東西。如果孩子感到有困難,就拿幾張圖片或幾件實物放在孩子面前,讓他說一說哪個是剛才說過的。
3讓孩子說明他身邊物品的用途和特點。
十一、回答“假如……,就……”的提問(如:假如雞蛋掉在地上……)
方法:
1設計一種使孩子能夠觀察到的情況,如:假如這樣做了,基結果怎樣;或者就孩子日常見過的事情向他提問。
例如:假如雞蛋掉到地上,杯子掉在地上,把杯子碰倒了,或者褲子扣沒系好等,讓孩子告訴你,該怎么辦。假如他不會說或回答錯了,你可以做動作給他看,讓孩子告訴你結果是什么。
十二、提問沒聽說過的詞匯的意思
方法:
1當你給孩子讀故事的時候,你問他:“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然后你向孩子解釋它的意義,并把這個詞兒在其他句子中使用一下,示范給孩子聽一聽。
2給孩子講述非常有趣、非常好笑的故事。說些孩子沒聽過的詞匯,再問孩子這些詞兒的意義是什么。如果他對提問能做出解釋,要鼓勵他。也可以讓家里人對這個新詞做出解釋。
昆山啟智星兒童康復中心招生簡章啟智星兒童康復中心是由昆山市殘聯主管,經昆山市民政局批準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本中心為自閉癥傾向、語言發育遲緩、感統失調、多動癥、唐氏兒等特殊兒童提供專業評估、康復訓練、早期教育和支持,以全面協助孩子解決在生活、學習和發展上的困難。我們老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豐富的教學經驗,良好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秉承著以孩子為本和服務質量至上的原則,采用應用行為分析(ABA)、結構化教學(TEACCH)、感覺統合訓練、人際關系發展干預(RDI)、思維訓練、音樂治療等訓練方法科學結合的康復模式,通過專業努力,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讓孩子能順利的融入大環境。
中心宗旨:用愛心和耐心,以及專業的知識技能,成為引導孩子前進的燈塔。
語言認知理解課 一.招生對象 1.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的言語問題:不會講話、發音不清、不能連詞成句、口齒不清、語言發育遲緩等。2. 因各種臨床病癥(發育遲緩、腦癱、自閉癥、聽障、腭裂術后、唐氏綜合征)引起的言語發育問題。3.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的認知理解、邏輯表達溝通能力落后、學業跟不上、社交技巧差等; 二.學習內容 根據兒童的發展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訓練目標和計劃,以一對一的方式,由語言訓練老師跟孩子進行桌面教學,采用ABA、結構化教學(TEACCH)等訓練方法,以游戲、兒歌互動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語言認知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孩子學齡前需要具備的發展能力。 三.課程時間每節課50分鐘,周一到周五,周六或周末,可以溝通預約時間。 咨詢熱線: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聯系人:趙老師中心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