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我記得2017年的時候,btc從1w5 rmb一個到13w rmb一個只花了4個月,兄弟,這可是比特幣,那山寨幣就瘋了,到處是100倍的,連1000倍的都有。但這些錢是什么?都是大家看到了巨大的財富效應以后,貸款拼**殺上去的,去掉貸款呢?哪有那么大的純入金增量。房子也不特殊,在房子確定漲的前提下,別人才愿意掏空6個錢包再苦哈哈預支30年的勞動回報去買一線城市的房子,不漲呢?對不起,現在不存在不漲,那么高的持有費用,不漲就是跌,而一跌,別說6個錢包了,就算夠首付,純貸款都不愿意——誰愿意犧牲30年的生活品質就為了一堆鋼筋水泥呢?那可從投資變成消費了啊,注意,是“買房的屬性”變了,而不是買房的錢沒了。跳一跳還是夠的到,但大家不跳了,除非你跌到大家站著就能夠到為止。其實限購這件事,很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早就放開得不要不要的了,那一線城市為什么從廣州開始?因為廣州和北上深差著級別,頂多可以算強新一線,它的壓力是一線城市里最大的,接下來就輪到其他幾個了。你也別期待北上深放開限購會怎樣,最多炒一波新聞,也不會怎么樣,本質就是“當人們不愿意用降低生活品質的方式去換鋼筋水泥”的時候,這個價格就遠沒有那么多接盤俠。當然我不是不看好房子,這都是必經階段,即放開農民進城以后,城市化大潮導致供遠遠小于求,于是房子暴漲,接著徹底崩盤一朝回到解放前,人們失去信心各回各家。然后就在新的經濟飛輪的帶動下,保障房的大力建設下,人們重新涌入那些最大最強的城市,所有的一線城市都將會容納比現在多得多的人口,而三四線以下城市就徹底空心化,淪為不毛之地。所以N年后我們依然可以去抄底,但遠遠不是今天。做個不負責任的趨勢預判,房價還會繼續跌,教育還會繼續松綁,學歷還會繼續貶值,結婚率和生育率還會繼續下滑,以及戶口制度也會只剩下形式,在房地產熊市里的某一天走向實質上的終結。所以你要說階層固化?別開玩笑了,中國社會的大洗牌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