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共蘇州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
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聯席會議
共同發文公布了
2023年度
蘇州市宜居宜業和美鎮、村名單
姜巷村榜上有名
被評為“蘇州市宜居宜業和美村”
昆山高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再添新典型、新示范
姜巷村位于昆山高新區西南部,其自然村姜巷為保留村莊。近年來,姜巷村以農房“統規統建”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強化責任擔當、繪就水鄉風貌、增添和美氣韻、育強特色產業等重要內容,高標準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高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力打造集聚江南水鄉風貌、昆山文化特色、傳統生活靈魂的標桿性現代水美鄉村。
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會議,及時總結、及時調整、及時部署,全面增強建設蘇州市宜居宜業和美村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同時,從嚴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制,傳導壓力、夯實責任,切實開展全覆蓋、無縫隙管理。
聚焦垃圾分類、村容村貌提升、環境長效管護等重要內容,結合區域面積、人口數量、工作需求等實際情況,配備“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4名兼職網格員+3名精微網格員”的網格隊伍,形成閉環協同基層網格化工作體系。
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凝聚志愿服務力量,開展環保宣傳、村莊清潔等行動。依托“滿‘姜’紅 ‘巷’未來”黨建品牌,引導動員村民群眾積極加入美化家園隊伍,推動基層黨建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
試點推行農房“統規統建”,打造“兩坡一屋頂”“白墻黑瓦”“小橋流水”式的江南水鄉風貌。翻建以獨立式住宅為主,配合宅前入口、宅后街巷的空間轉換,創造豐富有序的院落空間。同步推進農村戶廁無害化改造,實現衛生戶廁全覆蓋。推進天然氣鋪設工程,實現燃氣“戶戶通”。目前,已完成農房翻建121棟、盤活利用閑置房屋6棟。
全力提升配套設施品質。完成“三線入地”整治工程,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對村內主要道路進行硬化拓寬。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道統一集中處理。因地制宜設置公共座椅、兒童游樂設施、體育健身器材等,累計新增綠化面積約7.8萬平方米。
建立集垃圾收運、綠化管護、道路管養、村容村貌整治等于一體的“農村物管”運行體系,讓村民享受“家門口”的物業服務。同時,為村民提供安防監控、智慧門崗等綜合服務,提升鄉村治理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新建姜巷文化民俗館,集中展陳飽含時代記憶的老物件,傳承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同時,守護好綠色“活文物”,通過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對村內古樹進行常態化養護。
通過宣傳牌、宣傳欄等形式積極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村民自覺破除陳規陋習,涵養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風。同時,通過民俗體驗、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增進鄰里感情,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持續完善“動遷+保留”家庭積分管理模式,凝聚打造美好生活合力。
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有溫度、有情懷的“紅色陣地”。建設百姓禮堂,為村民、游客就餐休憩提供場所。翻新鄉村文化廣場,搭設“百姓戲臺”,為村民提供娛樂休閑的好去處。
高標準建設眾里水巷漁米生態園、休閑農業配套設施。因地制宜種植優質水稻、雞頭米、彩色油菜花等特色農作物,在推動“田園變公園”的同時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歸并整合滬寧高速公路南側、新城南路東側約40畝閑置地塊打造“美麗菜園”。鋪設耕作便道、建設排水溝渠、安裝自動灌溉設備等,并搭建成片仿竹圍欄。“美麗菜園”既滿足了農民日常生活所需,又美化了村莊環境,勾勒了綠意盎然的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