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快速軌道,開啟“多網融合”新實踐
提升軌交出行效率。加快實現軌交11號線和3號線雙向貫通,全面完成軌交沿線公交首末站、公交微樞紐、P+R停車場、公共自行車等一體化銜接設施八件套配套建設,讓市民“出行更便利、換乘更便捷”。深化蘇州軌交9號線、11號線支線站位研究,充分發揮軌道成網的最大效益。完善鐵路配套設施。持續優化高鐵昆山南站區域交通組織,使旅客出行體驗更加便捷舒心。啟動昆山南站交通一體化規劃研究,打造集多種換乘方式于一體的“臨滬第一站”。持續推動京滬鐵路昆山段提質改造工程,構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的集疏運體系。對接毗鄰樞紐通道。搶抓上海打造城市西門戶“安亭樞紐”機遇,研究對接安亭樞紐快速通道,讓昆山搭上“家門口的綜合客運樞紐”快車。進一步深化昆山北部蘇錫常城際、南部蘇淀滬城際線站位研究,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樞紐、蘇州國家樞紐建設。
(二)打造快速道路,開啟“外聯內暢”新實踐
推動跨區域道路融合。東接上海方面,加快中環南線東延方案研究;西融蘇州方面,建成震川西路對接婁江大道園區段,通車312對接強盛路,開工中華園路對接望江路;北聯太倉、常熟方面,加快推進634國道昆山北段工程、相石路東延接任蔣線等項目;南協方面,開工玉溪路對接新太路,全力推動區域道路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