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批準臺資項目近6000個,投資總額超700億美元,10萬臺商臺胞在這里安居樂業……昆山是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11年前,“共同開創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新局面”的一粒種子在昆山種下:2013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賦予昆山對臺合作先行先試的重要使命,開啟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新征程。
11年光陰荏苒,在這片熱土上,國家發改委牽頭已連續10次成功召開部省際聯席會議,一項項頂層設計落地見效,一批批重點項目拔地而起,塑造了昆山試驗區越來越強的競爭力,賦予了這片土地更深廣、更豐富的內涵。
“數據上云,使公司生產成本控制更加精細,管理流程更加透明,生產效率提高25%,成本減低15%。”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緯十分自豪地表示,這么多年,公司的變化除了智能化水平提升,還實現了從消費性電子零部件生產,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的轉型發展,這與昆山鼓勵消費電子向汽車電子轉型的導向很是契合。
在皇裕精密的生產線上,各生產環節的海量數據全部匯入云端,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其中,生產ECU電子控制單元連接器的自動化產線,每天有6萬個電子連接器下線。
類似于皇裕精密這樣的“智”造場景在昆山臺企生產車間早已司空見慣。2021年,昆山制定了《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支持工業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步伐。廣大臺企插上“數字翅膀”,加速駛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快車道。截至目前,昆山臺企累計完成改造項目超600個、投資額超百億元,創新力和競爭力實現整體提升。
作為昆山經濟“農轉工”的快速助推器、“內轉外”的支柱和主動力、“散轉聚”的一線踐行者、“低轉高”的參與者,臺企幾乎親歷了昆山崛起的全程,也一直與昆山發展同頻共振、共生共榮。“很高興友達光電有幸參與到這場兩岸融合發展的浪潮中,與昆山手牽手、同進步!友達光電(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耀文說,公司目前擁有全球第三條、國內首條六代低溫多晶硅顯示面板生產線。去年11月,友達光電舉行昆山第六代 LTPS(低溫多晶硅)液晶面板二期投產,友達光電也開啟了沖刺投資額、產出規模“雙百億級”的新征程。
昆山成就了臺商的事業興旺,臺商造就了昆山的持續輝煌。近年來,昆山持續放大昆山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與臺商臺胞同頻共振、同向而行,幫助臺商臺企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等先發領域,奮力拓展生物醫藥、醫美康養等新興產業,讓廣大臺資臺企在昆山的發展按下“快進鍵”。
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正是有了昆山試驗區敢闖敢試、探路突圍,昆山才展現出臺資經濟欣欣向榮、競相勃發的生動局面。
“當初選擇昆山,是因為臨近上海的區位優勢。最終落戶昆山,是被試驗區支持兩岸金融創新合作的政策打動了。”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華倩表示,作為全省首家兩岸合資的消費金融公司,其成立便是得益于昆山試驗區支持臺資銀行申請在昆設立營業性機構的相關政策。公司開業不到三年,已連續兩次增資,注冊資本從6億元增至42億元,資產規模已超370億元。
10余年間,昆山試驗區持續放大平臺開放優勢,先行先試了150多項政策舉措,涵蓋了兩岸產業合作、金融改革創新、貿易便利化、兩岸民間交流等方面: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助力臺企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已有近40家企業參與,累計開具增值*發*385億元;實施臺資企業集團內部人民幣跨境雙向借款業務試點,超200家臺企發生借放款324億元,降低企業成本近10億元;在全國率先開展臺灣地區職業資格與大陸職稱資格比照認定工作,29項臺灣地區職業資格可直接比照認定為職稱資格……
一系列先行先試舉措,為臺資發展、臺企轉型、臺胞生活創造了優越環境,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供了實踐樣本。
2023年,昆山試驗區新批臺資項目150個。在臺灣電電公會對“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調查評選”中,昆山多次位列大陸城市綜合實力極力推薦城市之首。
聯結兩岸不僅在身、更在心。“5年前,我從臺北大學畢業,懷著既憧憬又忐忑的心情來到昆山……”2023年7月的一個下午,昆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廖劭桓分享了自己畢業后來到昆山,從實習到入職,一路走來的難忘經歷和深刻感悟。臺下,111位來昆實習臺灣大學生靜靜地傾聽,他們即將在昆山這片土地上開啟自己的實習生涯。
臺青,是創新創業的先鋒;昆山,是逐夢圓夢的福地。自2016年起,昆山連續8年組織900多名臺灣大學生來昆參與深度實習活動;5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累計培育500個臺青創業項目,4名臺籍人才入選國家級人才引進工程,1名臺籍人才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無數臺青在昆山書寫人生履歷中精彩的一頁。
心安之處是家鄉,為了打造讓廣大臺商“宜居、宜業、包容、認同”的“心安之處、第二故鄉”。昆山連續多年舉辦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為兩岸同胞共敘同胞友情、共度傳統佳節提供優質載體;建設慧聚廣場、臺資醫院、“寶島又一村”文旅商業街,不斷完善和升級臺商生活配套;舉辦兩岸青年實習就業創業研討會、臺灣大學生實習、“昆山媽祖杯”海峽兩岸慢速壘球邀請賽等活動……一場場精彩的活動帶來一次次文化的碰撞,讓臺商與昆山的心越發貼近。
在這里,臺籍職工可參加昆山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取得臺灣地區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可以享受與昆山技能人才同等的獎補待遇,他們的子女還可以就讀公辦學校……昆山從保險、就業、教育多個領域,關心每一位臺胞關心的問題。
昆山全面落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31條”“26條”“11條”等系列惠臺措施,細化形成具有昆山特色的“68條”“20條”“28條”等服務舉措,落實落細臺胞臺企同等待遇,全力建設臺商大陸“精神家園”。
“昆臺融合到了心靈契合的程度,我們已經是昆山人了!崩ド绞信_協會會長孫德聰道出了10萬名在昆臺商臺胞的心聲!芭_一代”扎根、“臺二代”深耕、“臺三代”生根。
據統計,目前已有10萬名臺商臺胞在昆山安居樂業,3000多對兩岸婚姻家庭在昆山共筑愛巢,近4000名臺商臺胞子女在昆山就學。
縱觀昆山發展歷程,昆山取得的每一項成就,實現的每一次跨越,都離不開廣大臺商臺胞的攜手打拼。昆山將持續擦亮“對臺合作第一城”的城市品牌,放大昆山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與廣大臺商臺胞雙向奔赴、彼此成就,攜手開創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