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閉眼聽風
|
FEV1 0.93/L 實測值/預測值 <45% Pa02 63mmhg 支氣管擴張伴感染 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肺功能處于三級最嚴重階段
這樣的膽囊結石患者 被疼痛斷斷續續困擾十多年 再次復發
![]() 在很多外科醫生面前 這是巨大挑戰 ![]()
權衡利弊最優解! 近日,外一科就收治了這樣一位呼吸科的老病號,兩個月前,老姚(化名)剛于呼吸科出院,出院診斷:支氣管擴張伴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痰培養為銅綠假單胞桿菌。 此次因膽囊結石伴膽囊炎、膽總管結石收治入院,其實患者的膽結石也是他的“老難題”了,前些年就想積極手術,奈何肺功能太差,輾轉幾次無果。除了手術本身的風險以外,圍手術期心肺意外的風險很大,很有可能手術后氣管插管拔管困難,需進ICU呼吸機支持。術后也同樣存在肺不張、肺部感染、心衰等并發癥。 ![]() ▲患者肺部CT ![]() ▲患者MRCP(胰膽管水成像) 每個并發癥對于患者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打擊。但此次腹痛,若不積極手術,膽總管結石進一步發展為化膿性膽管炎,病情則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 考慮患者近階段生活可自理,飲食正常,活動量尚可,肺部疾病相對穩定,對手術有相對禁忌。與患者的兒子交流溝通后,患方表充分理解并愿積極配合。 在完善術前準備及與麻醉科、肺病科相關科室會診討論后,外一科顧卯林主任團隊為患者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膽總管一期縫合術。 術后患者充分配合,早期下床、護理團隊積極翻身拍背、體位引流促排痰。直至術后第四天的時候終于咳痰變少,患者正在慢慢康復中。 ![]() 肺功能差到什么程度不能手術,臨床很難把握,一般將肺功能分為三級,該患者屬于最重的第三級。患者因年齡增長、肺功能問題等因素使得患者病情將變得比較棘手。因此,外一科團隊也在挑戰極限,如同闖過刀山火海般積極應對困難!既然家人們充分信任,那么我們就要奉獻出外科醫生的大醫精神赤子情懷,展示出外科醫生的求真求實不懈追求,也體現出外科醫生的使命,擔當與責任。所幸老先生術后恢復非常順利,所有的預案都沒有用上。 一些關于膽石癥的Tips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膽石癥已成為常見病、多發病,其中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患者占10%~15%。 原發性膽管結石成因較為復雜,以膽紅素鈣或膽固醇為主要成分。目前肝外膽管結石的典型癥狀包括右上腹部絞痛、寒戰高熱及黃疸,即夏科氏三聯征。因膽總管結石長期存在,若處理不及時,可繼發膽汁性肝硬化、膽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甚至引起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導致死亡。 因此,一旦發現肝外膽管結石應積極手術治療。過去膽總管結石多行開腹手術,雖然操作直觀、術野清晰,但存在創傷大、術后機體應激反應大、并發癥多等缺陷。近年,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乳頭括約肌切開+網籃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已廣泛用于臨床,但有較多缺陷,如破壞十二指腸乳頭功能、并發癥多,復發結石等。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膽道鏡聯合腹腔鏡膽總管探查術(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是目前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主流治療手段。腹腔鏡技術由于視野放大,可有效保護腹腔微環境,減少出血量,術后創傷與應激反應更小。腹腔鏡手術中根據是否放置T管,又細分為兩種,即留置T管與一期縫合。一期縫合能有效減少T管引起的膽汁與電解質丟失,利于胃腸功能恢復;同時更符合人體生理結構,避免留置T管帶來的不便,有效減少T管引起的膽道感染等相關并發癥,更符合加速康復外科理念。
昆山市中醫醫院外一科 肝膽外科(外一科)與醫院同步創立,1985年1月建科,起初歸屬于普外科,上世90年代成立肝膽微創外科,系前昆山市重點專科,全面診治各種肝膽胰疝氣及其他普通外科常見疾病和疑難危急重癥,并成為本地市民的一線治療科室。 科室始終堅持“技術為王,創新驅動”和“科技創新成就卓越外科,精致優護締結醫患真情”的發展理念,高屋建瓴,長遠規劃,不斷累積和提升外科技術,堅持重點病種和核心技術 同頻共振,良性循環。目前科室在常見病種如膽結石、膽總管結石、各種疝氣、闌尾中,常規使用微創技術,而且在部分肝切除,胰體尾切除,胃腸道惡性腫瘤的根治,巨脾切除中,廣泛使用腹腔鏡技術,全面開花結果。在肝膽胰復雜疑難病種方面,如門高癥斷流, 規則性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PD)等手術均全面開展。 ![]() |
共2條評分
,昆幣+2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