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3-15
, 來自:江蘇省0==
在阿婆菜園體驗種菜、采摘,在菜青集了解腌制過程,在阿婆茶塢飲茶閑坐,在村民家中體驗農家樂,在雙妙小院參與村民的日常活動……隨著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宋家浜正在繪就一幅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新畫卷。
宋家浜位于周莊鎮,該村緊抓昆山大力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連片規模建設、組團融合發展契機,以“環澄湖”跨域示范區的先導站、服務站為目標,堅持與周邊鄉村集群發展,全力打造連片鄉村文旅產業,在環澄湖地區建設體現江南特色的特色田園鄉村標桿樣板。
宋家浜于去年底接受蘇州市特色精品鄉村驗收。在村莊品牌打造中,以“阿婆菜文化”為切入點,主動融入周莊鎮特色田園鄉村的“香村”品牌,形成“香居·宋家浜”,與“香村·三株浜”在功能定位上錯位互補,聯動發展。
通過變閑量為產量、變流量為現量的雙軌融合產業模式帶動宋家浜產業發展。
依托生態農田優勢,傳承“阿婆菜”文化,將村民流轉的土地租賃給種植戶,建立時味田居生產基地,種植阿婆菜、水稻及其他蔬菜,逐步構建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巧妙利用水稻和阿婆菜種植季節和生長周期,“稻菜輪作”,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最佳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時味田居為醬小妖和各大商超、連鎖餐飲等提供優質原材料,同時聘用周邊農戶種植,帶動周邊村民就業。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增加就業機會、網絡銷售獲得提成等方式增加經濟收入。
利用同周公路網紅加油站的區位優勢,吸收大量客源,并設立雙廟小集農產品售賣點,提升村民經濟收入。
▲同周公路加油站:位于周莊鎮同周公路與龍興路交界口,作為民生服務產業,有效解決就業問題、成品油供需矛盾,補齊5A景區配套設施,是一座具有蘇式園林風格的加油站點。
▲雙妙小集:依托加油站的客流,設立農產品交易點,主要功能有特色農產品售賣、阿婆菜展示等。
周莊阿婆菜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也是茶點中的一道精品。宋家浜圍繞“阿婆”的故事,開展多元化活動。
以“阿婆菜”的種植、采摘、晾曬、腌制、封壇、窖藏等題材講述“阿婆菜的故事”,增加菜園體驗研學活動,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同時保護和傳承“阿婆菜”文化,彰顯村莊底蘊,描繪“香居雙妙”活力新畫卷。
▲阿婆茶塢:將村內原有一間破舊農田灌溉房改造成阿婆茶塢,改建后保留原來灌溉功能,同時作為文化傳承空間載體,豐富黨建交流、年代體驗、吃講茶文化傳承、阿婆茶品嘗及阿婆系列產品推廣等功能。
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吃講茶”活動,以及民俗表演活動,并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豐富村民日常精神文化活動,解決鄰里間的矛盾,加強村民凝聚力,培育文明鄉風。
▲民俗表演隊:積極組織各項文藝活動,如打腰鼓、打連廂等具有水鄉特色的民俗表演,既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也展示了村民樂觀、健康的精神面貌,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
依托村莊自身風貌與特色,突出對農田、林地以及河網水系的保護提升,梳理荒廢土地、疏浚淤塞河道,種植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植物景觀。
新建入口形象標識、阿婆菜園、妙曬場、鄉味里、菜青集等節點,打造“食于自然、居于田園、行于生態”的生態村莊。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村莊閑置的石磨、石臼、石碾、車轍、罐子等老物件,點綴節點景觀,融入阿婆菜文化,突出村莊特色。
整體風貌以白墻灰瓦的傳統江南建筑風格為基調,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建立宋家浜農房示范區。
積極推動黨員帶頭參與鄉村建設,逐步形成“黨員帶頭、村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舉辦禮儀培訓、知識講座、民俗傳承、文體文藝、美麗庭院尋訪創建等活動,培育淳樸鄉風和優良民風。
接下來,宋家浜將牢牢把握“環澄湖”跨域示范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資源集聚優勢和效應,奮力打造具有地域特點、鄉土特色、時代特征的新時代江南魚米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