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4-08
, 來自:江蘇省0==
丹麥的B&O藍牙耳機
美國的Garmin運動手表
日本的JINS智能眼鏡
看似來源不同國家、不同賽道、不同類型
毫不相關的電子產品
卻因開發區的一家臺企擁有了相似之處
自2001年落戶開發區,昆山興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敏銳跟蹤行業新趨勢、積極搶抓行業發展新機遇,不斷在客制化、不規則鋰電池研發、生產、銷售領域深耕細作,并與華為、SONY、BOSE、EPSON、LOGI等一批國際知名大廠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不斷奠定其在業內的領先地位。截至目前,企業已累計銷售電池超4億顆,90%為外銷出口,用一顆顆小電池在全球釋放著大能量。
興能能源于2001年5月由臺灣興能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昆投資設立,企業主要從事藍牙耳機、穿戴設備、音樂耳機、醫療器械、衛星定位系統等先進便攜式產品及所需的鋰電池和電池組的研發等。
進入該企業的研發車間,除了要穿戴必要的隔離服飾外,還需經過風淋間的“全面檢查”。“風淋間的原理是從各個方向噴射出強勁潔凈的空氣,有效而迅速清除進入人員附著在衣服上的灰塵、頭發等雜物,它可以有效減少人員進出時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企業總經理謝祥豪介紹,研發車間是企業生產車間的“縮小版”,各類新設備、新技術、新產品都會首先放在該區域進行測試。
雖說面積只有一百多平方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區域內根據電池的正負極進行了科學劃分,研發人員需根據所處的工作區域穿戴對應電極的工作服進行作業,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擾,這是企業制造高品質電池的最基礎一環。
除了代表業界最高水平的研發車間,興能能源的生產車間智能化、自動化程度也十分之高,達到了70%以上。從最前段的混漿、涂布、碾壓、分條,到中段的卷繞、入殼、注液,再到后端的化塵、篩選、打包等,不需要多少人工干預,一塊塊電池就能在流水線上自動完成裝配。為了進一步貼合行業發展和客戶需要,興能能源還花費近4年時間投用了MES系統,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實時追蹤。客戶只需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來料信息、生產時間、產品批次等均可一目了然。
2018年,興能能源二期改擴建項目正式啟動,將原有8600平方米的生產面積擴大至如今的24000平方米。項目中引入智能制造、綠色環保等理念,并增設了電池品控實驗室等測試項目類型。從電池的快充需求、能量密度、溫度控制、跌落測試等方面,全面把控產品品質。有了這些軟硬件的加持,去年企業克服消費電子產品行業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年出貨量超2500萬顆電池。
電池生產既是藍海產業,同時也是綠色產業。如何匹配未來綠色能源應用中的生活場景,是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之一。謝祥豪介紹,為了響應“碳達峰”、“碳中和”有關戰略倡議,興能也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不斷推進“綠色革命”,并發布了企業內部的《永續報告書》,盡可能減少生產過程中不必須要的碳排放量。此外,在醫療設備、智能穿戴等領域逐步發力,企業也有計劃性地推進膠態電池、固態電池等前沿項目的科研攻堅,持續助力加固業內領先優勢。
“科技引領、技術創新”是興能競爭力的來源。面向未來,企業也有明確的目標: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緊抓開發區電子信息、元宇宙等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深化在經驗技術、人才儲備、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力爭讓興能這顆“小電池”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來源:昆山開發區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