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4-10
, 來自:江蘇省0==
近日
2023年蘇州市廢舊農膜回收工作成效
評估結果公布
昆山獲評優秀等級
取得連續四年優秀的好成績
自2018年開展農膜回收利用試點工作至今,昆山市農膜回收率由78.7%提高到98.5%,不斷推動廢舊農膜回收工作再上新臺階,經過幾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五有標準網點+摸底建檔立卡+主動上門回收”這一具有昆山特色的廢舊地膜分類回收處理模式,該模式入選全國“農用地膜污染防治十大模式”。2023年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發布《地膜科學使用回收技術指導手冊》,“江蘇昆山廢舊地膜分類回收處置”案例入選典型案例。
有序推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工作,昆山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印發昆山市2023年地膜科學使用回收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昆農〔2023〕83號),對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高強度地膜的生產主體給予直接補貼,鼓勵生產主體積極科學使用新型地膜。目前,昆山市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工作的部署,地膜科學使用回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新型地膜覆蓋面積占比58.7%。
2023年開展培訓觀摩會14次,發放宣傳掛圖、宣傳折頁等各類宣傳資料1000余份,懸掛橫幅50余條。通過各級媒體開展工作宣傳報道,各級媒體報道6次,其中國家級媒體報道1次,省級媒體報道2次,蘇州媒體報道1次,營造廢舊農膜回收的良好氛圍。開展傳統PE地膜減量替代技術試驗,全市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3000余畝,加厚高強度地膜2000余畝。
形成“五有標準網點+摸底建檔立卡+主動上門回收”的廢舊地膜分類回收處理模式,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地膜污染防治十大模式。建設規范經營回收網絡。按照“有固定防滲場地、有統一標牌、有專人負責、有廢膜儲有量、有規范臺賬”的“五有”標準,建設回收網點18個,歸集倉庫2個,形成“市有回收企業、區鎮有回收站、村有回收點”的三級回收利用體系。摸清使用底數,對所有使用地膜的生產主體實行登記造冊,做好記錄。開展主動回收服務,形成定點回收→分類整理→集中轉運→專庫儲存→規范化利用的回收利用封閉式循環模式。分類處置,市級回收企業對地膜及棚膜等統一打包交售給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加工企業重新加工制作成新的塑料薄膜制品,對于農村自留地等產生的廢舊地膜,納入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回收處理,實施無害化處置。
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供銷合作社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采用“雙隨機”執法檢查,實現陽光監管,對農用薄膜銷售網點、農用薄膜使用者、廢舊農膜回收網點、廢舊農膜歸集倉庫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不達標地膜不出廠、不進店、不下田,從源頭監管農膜市場準入。
市農業農村局繼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生態興農,積極推廣新型地膜科學使用模式,加快推進鄉村振興“五百行動”,為昆山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來源:昆山農業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