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蘇省第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名單公布
千燈鎮
吳橋村、歇馬橋村、陶橋村
榜上有名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江蘇省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創建經驗基礎上,按照村莊有規劃、環境有提升、管護有機制等“十有”標準,培育建設而成。相較以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更加突出產業發展、設施配套、治理成效等方面的引導培育,進一步統籌優化了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近年來,吳橋村、歇馬橋村、陶橋村緊扣“橋文化”,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多方聯動協調、凝聚合力攻堅,實施一系列環境整治工程美化村莊環境,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厚植文明鄉風。
吳橋村聚焦“生態優先、人文引領、綠色發展”,打造“看得見田、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特色田園鄉村。為了扮靚村民的農家生活,吳橋村陸續完成了雨污水管道分流、天然氣接戶、三線入地、綠化、道路建設等配套工程,全村農房翻建率達100%。同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實現一戶兩桶,垃圾日產日清,特色田園鄉村面貌全面成型。
歇馬橋村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特質鮮明的人文生態資源,秉持著“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理念,打造“永不停歇 一馬當先”黨建品牌,推動“美麗村莊”、“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新要求,著力提升鄉風文明,走出了一條“黨建為民、文化興民、生態利民”的鄉村振興之路,結出了人居環境整治的碩果。
陶橋村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抓黨建促發展,大力開展農村“三大革命”工作,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農田專項整治、水生態環境改善等工作。通過強化評比爭先,將考核激勵與農村人居環境、美麗庭院評比相結合,加快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扮靚美麗陶橋。
近年來,千燈鎮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持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凸顯鄉土人文氣韻,隨著“特色田園鄉村”“紅黑榜”“百村共美”等創建工作走深走實,農村人居環境面貌顯著改善。累計創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2個,蘇州市特色康居鄉村42個,蘇州市宜居宜業和美村8個,昆山市特色宜居鄉村51個,并成功獲評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鎮。
接下來,千燈鎮將繼續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快提升精細化管理,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以奮發有為、敢于爭先的精神,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努力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