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開車和夜晚開車,哪一種更安全呢?夜間開車真的比白天開車更危險嗎?夜間高速上開車都存在哪些隱患呢?
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說說這個話題,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哦
答案是肯定的,夜間開車的確更危險些。
下面輪谷就拿一些數據來說明這個問題,請注意往下看哦。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60%的交通事故發生在晚上,占交通事故死亡總數的50%。
從我國數據來看,2013年我國夜間駕駛事故死亡人數為5萬人,其中致命事故總數的一半以上發生在晚7:00至第二天早 6:00之間。
根據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的相關調查顯示:夜間交通事故率是白天的三倍。
在夜間,道路照明不足是影響行車安全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過上面的這些權威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夜間駕駛的風險指數確實遠遠高于白天。
夜間高速公路行車的安全隱患也較多,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速公路夜間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分別占總數的65%、72%。
另外,我國的事故次數和導致傷亡的人數,都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高速公路為1.893起/ km,一般公路的事故數為0.238 起/km,大約是普通公路的8倍。
夜間行車易造成的交通事故主要有:追尾相撞,撞護欄、中央分隔帶等。
說到這,大家都很好奇了,想知道:造成夜間高速行車的危險因素到底都有哪些呢?
其實,造成夜間高速行車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歸類為以下3點:
尤其是炎炎夏日,盡管夜間高速上的小型車輛少,但貨車卻增多,小型客車在其中行駛安全性極差。
夜間的高速公路,除服務區、隧道外,幾乎沒有照明。
一般是靠車前燈照明,雖然其它車輛的燈光也有照明作用,但你的駕駛的視野仍變得非常窄小,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你開車時判斷失誤,釀成慘禍。
夜間是咱們大家生理條件最差的時候,很容易疲勞,且視力降低,對速度和距離判斷會不準確,而且注意力不集中。
最可怕的是夜間會車時,對向來車的大燈會產生眩目感。
綜上所述,夜間開車確實比白天開車會更危險。
夜間跑高速時,你的駕駛視力會減弱,視野變窄,盲區增大,汽車燈光照射范圍有限,對路面路況和車速的判斷難度更大。
來源:汽車實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