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一團熱烈的火,永遠燒不盡,滅不了。
去年,也就是2022年,一位做國際教育好些年的朋友說:“我們一直做教育這行,導致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好為人師,在接觸很多新鮮事物的時候,也忘記了多去聽聽外界的聲音。”
現在想起來,我是比較能夠有共鳴的,可能是因為我和“好為人師”也有些關系,畢竟我是學教育學的。
又由于我的浪漫主義情懷,思緒就一下子飄到了“愛情”這個讓人向往又覺得十分遙遠的詞匯。不過,我覺得我做的還是不錯的,因為我只向往我自己內心熱烈的火,不去要求和索取,盡而尊重與知趣。
但有一點我是確定想分享的:高階的快樂是持續性地分享浪漫。浪漫又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寫一首情詩、唱一曲民謠、做一頓美食,為你;散一次步、爬一次山、看一次雪,與你。還可以推你蕩秋千、背你走過麥田、在貝加爾湖畔...
可是啊,隨著物種思想的不斷解放,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快,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積淀,這種浪漫主義開始逐漸減少甚至稀有,一個個獨立主義大軍開始接連走上歷史舞臺,成為這個時代的又一特色。
能量是守恒的,此消彼長,浪漫主義自然也受到了重大影響、發生了巨大變化:困頓、掙扎、痛苦...也是如此,浪漫主義是難能可貴的。
有專家預測未來的社會現象,大概是這個意思:未來不婚主義者將會越來越多,離婚率將不斷升高,人口出生率將持續降低。我是比較贊同的,因為在社會生存成本不斷增加的壓力與享樂主義盛行之下、大眾娛樂和文化的更新與消費給予的各種各樣消磨時光的選擇之下、個性化審美及需求無法滿足的情況之下會導致大量人躺平,甚至步入低欲望社會。
我想我還是有一些理解和思考能力的,浪漫主義的“死亡倒計時”開始了,這是極其可悲的一件事情,我認為人需要浪漫。
教育學里說:“氣質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我想我的浪漫是與生俱來的,是早晨做好早餐叫你起床,我們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下班時我去接你,回到家我們合作分工做好晚餐,再品嘗一瓶紅酒,你想散散步我們就去走走,不想的話我們就打開投影,追你喜歡的劇或是觀看一部影片,時不時我會慢下腳步說一聲廢話:“我好愛你。”
有人說:“愛意東升日落,浪漫至死不渝。”我們是同一類人,我正像一團熱烈的火,熊熊燃燒!在某個清晨,我續上了昨夜的蠟燭,策劃著這平淡的生活。
[ 此帖被常開心在2024-06-17 08:33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