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發表于: 2024-06-28
, 來自:江蘇省0==
“醫生,我指甲里這條黑線是不是惡性黑色素瘤?需不需要截指?”
近日,昆山市一醫院醫療美容中心內
一名年輕女性患者因在網絡社交媒體上
看到關于惡性黑色素瘤的報道
又在社交媒體上詢問網友后
自我診斷“惡性黑色素瘤”
焦急至昆山市一醫院整形外科就診咨詢
燒傷整形外科肖貴喜主任
接診了這名患者
經過仔細評估
患者指甲的黑線初步認為是甲母痣
但無惡性表現
溝通后
患者選擇了手術治療的方案。
十天后,患者切口拆線
恢復良好
病理結果顯示為良性的交界痣
生活中許多體表常見部位的黑痣在發生變化時容易引起大家的警惕,但指甲中的痣較為少見。縱行黑甲( Longitudinal melanonychia,LM) 是臨床甲病中的常見體征,表現為單發或多指( 趾) 甲下灰色、棕色或黑色的縱行色素斑,伴或不伴甲板損害及甲周皮膚黑染(Hutchinson 征) 。其病因多樣,包括生理性、藥物性、外傷性、綜合征以及黑素源性。
其中,黑素源性LM中的甲黑素活化( Melanocyticactivation,MA) 及甲下色素痣( Nail matrix nevus,NMN)或稱甲母痣最為多見。
與網絡中的流言不同,大多數甲母痣是良性的,但身為交界痣的它仍有惡變的可能。
1.甲黑線寬度大于5mm;
2.痣邊緣不整齊,沒有明顯輪廓;
3. 短期內黑線有變化,如顏色加深、色素不均勻、寬度增寬等;
4.指甲開裂,伴有局部皮膚瘙癢、潮紅、黑斑、糜爛等癥狀。
如有以上表現出現,則高度警惕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
建議及時就醫、手術切除,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此時如果進行冷凍、激光、藥物腐蝕等不能得到有效病理檢查,容易引起漏診。病理診斷為明確診斷的金標準。此外,除甲母痣外,足底、手掌、腰帶等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痣因長期刺激也易發生惡變,建議及時至醫院就診。
(圖為皮膚鏡下的左-甲下色素痣和右-甲黑色素活化,圖片來自文獻)
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與發育不良的痣、曬傷史、遺傳、過多紫外線暴露等因素相關,在皮膚表面較為常見。它具有惡性程度高、臨床轉移快及預后差等特點,大多數患者的生存期不足10年。發病早期多表現為皮膚上出現黑色損害、色素加深、皮下結節隆起,病情進展可見皮損擴散,出現衛星狀損害。這類病損常見于顏面部、足底、黏膜等部位。與其他部位的惡性黑色素瘤相比,足底惡性黑色素瘤生長速度快、惡性程度高,與足底負重大、摩擦及刺激高有關。對于這類惡性腫瘤,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
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成立于2003年,是昆山地區唯一一個燒傷外科、整形外科專科科室,除開展日常燒傷診治,成批燒傷搶救外,還開展體表腫物切除、美容縫合、常見美容整形手術、皮膚慢性潰瘍等創面修復及瘢痕整形、先天性畸形矯正等整復外科診療。
時間:每周周一至周日
地點:東部院區門診3樓2A2室
來源: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