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5
陸涇村、三聯村、朱浜村位于昆山南部,錦溪鎮西側,可通過蘇滬高速及蘇州東城高速實現快速連接蘇州市區及上海,通過古城南路、江浦南路向北快速到達昆山中心城區,通過同周公路可快速與周莊鎮及淀山湖鎮連接。三聯村、陸涇村東側緊鄰錦溪鎮區,朱浜村西側直接與周莊鎮相接,周邊資源環繞。
區位圖
根據《昆山市鎮村布局規劃(2019版)》,規劃范圍共計自然村14個,其中集聚提升類村莊11個、特色保護類村莊1個、其他一般村莊2個。
表1:自然村莊分類表
(1)陸涇村、三聯村
目標愿景:生態水鄉,樂活湖蕩,錦溪水鄉生態體驗基地。
規劃定位:根植生態優勢與水鄉肌理風貌,聯動明鏡蕩水利風景區,打造以濱水觀光、生態田園休閑為主的水鄉特色體驗片區。
(2)朱浜村
目標愿景:風情水鄉,樂享文創,錦溪鄉村文化集合與文創中心。
規劃定位:突出磚窯文化,協同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打造水鄉地域民俗風情體驗與鄉村文化創意品牌。
根植自身稻米、漁業、湖蕩濕地、水鄉與磚窯文化等基礎,融入澄湖特色精品示范區、昆山南部水鄉精品示范與昆山之鏈慢行系統建設,優化現有產業空間格局,規劃形成“三心兩節點,一帶四片區”的產業空間結構。
三心兩節點:依托談巨田、雙婁里形成的陸涇村與三聯村生活服務中心,以及依托朱浜村、祝家甸形成的朱浜村生活服務與旅游服務中心;結合蜻蜓港、金村打造兩個旅游服務節點。
一帶四片區:依托明鏡蕩、長白蕩環湖慢行道形成環湖風光帶;在現狀產業的基礎上構建的北部與南部高標準農業種植區、中部生態農業與休閑區,以及生態漁業養殖區,并結合祝家甸打造現代文創體驗區。
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圖
規劃新增建設用地主要用于村莊內農房翻建、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等項目,存量轉換用地主要用于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等項目。
土地利用規劃圖
為規范農村住宅建設和管理,提高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優化空間布局,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符合村域用地布局規劃和用途管控要求的基礎上,編制農村居民點規劃設計方案,指導農村居民點農房建設。
陸涇村村莊平面圖
三聯村村莊平面圖
朱浜村村莊平面圖
歷史文化保護重點村莊為朱浜村祝家甸。其中,核心保護區為6.35公頃,規劃對核心保護范圍進行嚴格保護,保護其中所有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及其關聯的要素。核心保護范圍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新建、擴建必要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輔助用房除外)。建設控制地帶為朱浜村祝家甸現狀已建區域,為村民住房集中布局區域,面積共11.15公頃。核心保護范圍周邊的可建設區域。建設控制地帶內允許建設,但應嚴格控制其建(構)筑物的性質、尺度、高度、色彩及形式。周邊可視區域內農田、水系、新建窯洞及工廠舊址,面積為19.48公頃。保護與修復生態,保護村莊與自然水系及農田景觀之間相互的空間關系以及控制相互之間界線,環境協調區內控制建筑物風貌和高度。
歷史文化保護圖
公共空間設計注重關注村民需求,融入江南傳統元素,打造公共活動空間、提升濱水空間活力,形成特色鮮明、空間宜人、層次豐富的鄉土景觀效果。
濱水空間意向圖
公共活動空間意向圖
田園意向圖
農房色調總體以“黑、白、灰”為主,構建“粉墻黛瓦”風格,體現江南水鄉特色。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新增宅基地每戶≤2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不超過280平方米,且應在劃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進行建設,優先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和其它現狀建設用地。村民在宅基地上自建房,建筑層數原則上不超過2層,建筑高度不高于11.5米,采用兩坡頂的形式,適當錯落,并應符合村莊整體景觀風貌控制要求。
戶型效果圖
來源:昆山自然資源和規劃
UID:537776
UID:526690
UID:898219
UID:652601
UID:118787
夢在蘇城:那幾個村還是算了吧!!亂是亂的來! (2024-07-17 11:36)
UID:883178
UID:869296
UID:589899
賞
我要提現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完成支付
電話: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線廣告熱線:18012662666緊急聯系:18888186330
昆山阿拉丁網絡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14-2019 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00152 蘇ICP備10046361號-25
未經昆山論壇官方授權,任何APP及第三方平臺嚴禁轉載及使用昆山論壇內容,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