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幸福丶如此
|
近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 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 “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 創新實踐案例名單 昆山市第六人民醫院 共有11個精益改善項目上榜
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 創新實踐案例名單
卓越案例
《縮短高峰時段門診患者抽血等待時間》 (該項目同時獲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創新實踐案例”卓越案例)
該項目采用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成功縮短高峰時段門診患者抽血等待時間,平均等待時間從12.7分鐘降至7.8分鐘,最長等待時間從23.7分鐘降至9.9分鐘,均低于目標值10分鐘。患者滿意度從87.5%提升至97%,員工工作時長減少3.25小時,員工滿意度亦有顯著提升。項目不僅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還改善了患者和員工的體驗,具有積極的社會影響和可推廣性。
《提高ICU患者入院24小時內營養風險篩查率》
該項目實施了標準化培訓、電子化表單和床頭標識等創新措施,顯著提高了醫護人員對營養風險篩查的認識和執行效率,確保了患者能夠及時接受營養評估。篩查率從36.7%大幅提升至92.3%,不僅達成了90%的目標值,更超越了預期,為ICU患者的營養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改善了患者體驗和臨床治療效果。
優秀案例
《基于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聯合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住院患者給藥錯誤發生率》
項目實施后,給藥錯誤發生率由2.5‰降至1.16‰,顯著減少了用藥錯誤;RPN值降低,表明風險得到有效控制;身份核查執行率達到98%,確保了給藥時信息的一致性;通過優化口服給藥流程和加強培訓,提高了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從而改善了患者體驗。
《縮短肛腸良性疾病手術患者平均住院日》
項目實施后,平均住院時間由7.17天降至5.1天,住院日≥8天比例降至16%,顯著減輕患者住院負擔;住院費用降至DRG付費標準,緩解經濟壓力;患者滿意度提升,疼痛評分下降,顯示術后恢復和疼痛管理得到優化;加速康復外科策略的實施改善就醫體驗,提升醫護響應能力和服務質量。
《提高住院 VTE 中高;颊哳A防措施落實率》
項目通過精益六西格瑪管理的方法,成功將VTE預防措施落實率從45.81%提升至92.15%,達到并超過預定目標90%;通過標準化培訓、信息科彈窗提醒和床頭VTE風險標識等創新措施,不僅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臨床配合度,也顯著增強了患者對VTE風險的認識和預防意識,改善了患者體驗。
《提高腸鏡檢查腺瘤檢出率》
通過使用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方法,規范腸鏡檢查流程,提高內鏡室腸鏡檢查的質量,總體腺瘤檢出率從16.81%提升至31.57%,超越了20%的必達目標和25%的挑戰目標。該項目不僅提高了醫師技能,還增強了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為腸癌早期預防和診斷提供了更精準服務,帶來顯著社會效益。
價值案例
《提高呼吸慢病患者肺功能檢查率》
項目實施前檢查率為21.5%,通過制定納入標準、固定排班、建立標準化流程和增加檢查前示范等措施,檢查率顯著提升至44.9%,超過40%的目標值。該項目不僅提高了診斷能力,還優化了患者體驗,減少了等待時間,加強了醫護人員的團隊合作和風險防范意識,實現了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 創新實踐案例名單
卓越案例
《縮短搶救室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滯留時間》 (該項目同時獲評“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創新實踐案例”優秀案例)
通過改進,患者滯留時間中位數從70分鐘降至50分鐘,合格率從36.1%提升至85%;通過ECRS原則簡化流程,將18個步驟縮減至11個,平均節約患者時間20分鐘30秒,累計節約1025分鐘;患者滿意度從90.5%上升至96.5%。此外,改進措施還推廣至其他病種,提高了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的MDT反應時間,實現了醫療服務的提質增效。
價值案例
《運用DMAIC縮短門診生化標本周轉時間》
通過精益六西格瑪的管理方法,門診生化標本周轉時間從 239.2分鐘縮短到183.7分鐘,縮短了 55.5分鐘,顯著提高了效率;通過信息化系統支持和耗材管理模式,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降低了醫療風險,提升了患者診療體驗。
來源:源啟張浦 |
共3條評分
,昆幣+3
熱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