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普法小隊長
|
刷臉購物、刷臉乘車 在過去被調侃為“靠臉吃飯”的時代 如今已成為現實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場景日益多元 其在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 潛在的風險也頗受關注
“還沒反應過來,支付就完成了。”近日,有消費者反映,當下自動售貨機有許多支付選項,經常需要關注公眾號、授權各種個人信息,個別自動售貨機還存在優先推薦使用人臉識別的支付方式。據媒體報道,上海地鐵站內部分自動售貨機上,支付寶刷臉付的選項直接占據了屏幕的一半,且伴有“刷臉支付,隨機免單”的引導。若選擇其他支付方式,則有關注公眾號、微博號等附加流程和多個二維碼,增加了消費者掃碼支付的難度。 北京的沈先生在某地鐵站里的自動售貨機前購買商品,輕輕點擊屏幕后,機器就很快自動獲取了其臉部信息,接著柜子的門瞬間被打開。沈先生取完商品后,手機隨即收到結賬信息。
記者調查發現,除自動售貨機外,在一些商超的自助收銀臺,“刷臉支付”方式同樣較為常見。顧客點擊“刷臉支付”選項后,攝像頭隨即抓取人臉信息,同時獲取用戶的姓名、性別、手機號……顧客確認授權后進行支付。自助收銀臺同時提供“掃碼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但字體較小,且部分商超的“掃碼支付”需要先下載該商超官方App,眾多消費者為避免麻煩,“被自愿”刷臉。
“刷臉支付”在提供便利之余 也引發不少擔憂 消費者的臉部信息被送往哪里了? 以誘導和優惠的方式 吸引用戶選擇“刷臉支付”,合法嗎?
一家自動售貨機官方客服人員表示,消費者通過刷臉直接綁定支付寶賬戶,不需要再進行認證,就可以打開柜門。該客服表示,他們只負責柜中的商品供應,售賣機及支付系統則由另外一個公司提供,用戶的人臉識別以及相關賬戶信息都會傳輸到該公司的后臺。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茍博程律師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收集、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合法、正當、必要,應當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同時,人臉等生物識別屬于敏感個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嚴格保護措施的情形下,個人信息處理者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此外,去年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到,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必須遵循“最少使用”和“最小存儲”原則。
茍博程指出,當下許多自動售貨機和自助收銀臺存在過度索取個人信息的情況。這種行為明顯超出了提供產品或服務所必要的范圍,且未充分告知用戶信息處理的具體目的和方式,涉嫌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采取誘導、優惠的方式吸引用戶選擇“刷臉支付”,實際上限制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還可能對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消費者在日常消費過程中應謹慎“賞臉”,做到“非必要不使用、非必要不提供、非必要不許可刷臉”,切實維護好自身個人信息權益。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陳端教授認為,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手段,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場景中。然而,隨著技術的普及,也帶來了許多安全和隱私問題,個人信息泄露事件屢禁不止,利用AI換臉技術進行的犯罪活動也不斷發生。企業在推廣人臉識別技術時,往往出于商業利益和便捷性的考慮,但如果忽視了技術背后的安全隱患和個人隱私問題,那么就有可能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條件。因此,非必要情況下不要進行人臉識別。而必要情況下進行人臉識別時,企業有責任確保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加強對數據的保護和管理。
企業應公開其個人信息處理的目的、政策和流程,接受公眾和監管機構的監督,并建立問責機制,對于違規行為要及時公開處理結果。強化行業標準,制定和實施更加詳細的行業標準和規范,特別是在涉及生物識別信息收集和使用的領域,確保企業有明確的遵循依據。另外,從社會角度看,還需要強化對“刷臉支付”安全隱患的警示和宣傳,避免普通消費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為圖方便而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在日常消費中 你會選擇“刷臉支付”嗎? 歡迎留言
來源:尚法昆山
|
熱點推薦 |
帥哥離線快樂老貓
|
反正我是不開通刷臉
![]()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離線侯小希
|
我最多就是弄個指紋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離線熱心市民含某某
|
就這用密碼就好了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
離線小黎LiLi
|
這種樓主分享的內容
|
爆料有獎!關注昆山論壇抖音號,抖音搜索“昆山論壇”,或搜索抖音號:ksb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