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業成了三不管,消費者投訴舉報無門
經濟發展成了某些行業違法犯罪的擋箭牌,注冊一個公司就可以把詐騙合法化,讓消費者投訴無門。
現如今瑜伽做為很多女士喜歡的體育項目,在市場上廣泛流傳。被一些不法分子等上。
他們注冊健身個體或者公司,以低引誘你過鍛煉。因為健身項目金額太小,他們為了更多的賺錢把健身瑜伽,做成培訓教練并承諾學成后,安排工作薪資待遇很高。
很多人聽到高薪,就簽字交錢,簽字的合同確是瑜伽健身的合同,最后發現跟答應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發現上當受騙。投訴舉報,政府部門會已你們之間有合同為由,建議和解甚至起訴打官司。而法院做事已合同為依據,所以當事人未必能贏官司,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證書備案不不規該局管,文體局又已雙方有合同讓起訴。
政府單位相互踢皮球的做事風格,以及調解息事寧人的做事風格,也助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他們更無所畏懼。
可是,瑜伽館管注冊并沒有培訓一項,因為該培訓需要相關單位審批。并且教練證書需要備案。所以很多瑜伽館根本沒有資質也無法辦理資質。而政府部門執法難度在于需要多個部門協同。
相關備案需要文體局,而執法需要市場監督局,注冊范圍與經營范圍不符屬于工商局,你說是詐騙警察說你有合同,這個規市場監督局管,市場監督局說這個備案市場監督沒有要求。
就這樣瑜伽行業成了三不管,真是應了那句話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現如今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欺騙消費者,甚至公開詐騙,就是因為他們清楚你不能把他怎么樣。
就瑜伽行業而言,注冊范圍不符,培訓瑜伽教練資質需要備案,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都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