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二十年光陰一瞬間而過。原本可以一代人見證的光景,如今要讓三代人來期盼與守候了。當初聽聞白馬涇路&柏廬南路跨吳淞江大橋建設的孕婦,原本以為兒子上學前,可以抱著兒子看看大橋的樣子。沒有想到,兒子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畢業了,連確定建橋的官方方案都沒能公示出來。如今兒子結婚了,孫子也出生了。真的要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不知道要不要橋通通行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了。二十年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劍式聞雞起舞,總會找到一條讓你信服的理由,讓你啞口無言。
如今在張浦一幫可愛的網友,破釜沉舟式打破砂鍋刨根問到底的追逐下,吳淞江科創帶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張浦鎮政府、昆山市高新區規建局,先后表態全力配合與支持30萬張浦百姓對交通出行的急切關注與合理訴求,盡快推動白馬涇路跨吳淞江大橋的規劃與建設。人民有需求,主管部門有響應,乃昆山張浦市民的幸事。這些相關部門就像分散在各地的珍珠,需要昆山市交通運輸局像一根引線把各個流程與批文穿連起來,形成一根建設白馬涇路跨吳淞江大橋的漂亮珍珠項鏈,給昆山市交發集團白馬涇路項目部戴上。如果此項鏈戴上有緊箍咒的效果,我想2025年定能破土動工。
因為已經萬事俱備,可以聽到東風起,戰鼓擂了!白馬涇路跨吳淞江大橋沒有柏廬南路跨吳淞江大橋的,昆山南站城市更新的掣肘,也沒有霧里看花地鐵經過的隧道與橋梁的多年研究的忽悠。當初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亞龍紙業已經搬離昆山,接手的新東家樂美包裝已經與昆山高新區規建局,對廠區的部分土地坼遷,達成了相關約定了,一切都在有序的推進中了。如果說缺錢的話,昆山上百億的基建工程呼嘯而過。白馬涇路跨吳淞江大橋只能算三瓜兩棗,再說昆山全國第一都二十年了,昆山的經濟絕對不是吹的,昆山只會越來越好!
張浦能不能擁有一條,屬于自己鎮區的跨越南北的吳淞江大橋,就看昆山市委市政府對張浦鎮的定位是奶牛,還是工業發達&環境宜居的小城市建設發展標桿了。核心要看昆山市交通運輸局給不給力了,期待美好的事情即將來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