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潘文主任醫師、徐海祥主任醫師、常成主治醫師聯合導管室,麻醉科,放射科,超聲科,護理部等多學科團隊,在上海胸科醫院心內科結構亞專科潘欣主任醫師指導下,為一79歲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據悉,此手術為蘇南地區中醫系統醫院首例,標志著我院在結構性心臟病及心臟瓣膜病領域取得新突破!
患者79歲男性,為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近日,在行走時出現胸悶、乏力后摔倒,被家人送至昆山市中醫醫院就診。在院完善心電圖時又突發暈厥伴小便**,持續約兩分鐘自行轉醒。
該患者病情危重,傳統的開胸手術創傷及風險較大,多學科專家團隊會診討論后,最終決定為其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為確保手術的安全,潘文主任帶領團隊對患者進行了仔細的術前評估。
該病例主動脈根部結構較小,并且左冠脈開口高度距離瓣環較近,只有10.2mm,有一定的冠脈阻擋風險,手術團隊討論后決定在TAVR時進行冠脈保護,提前將冠脈通路準備好,并且結合球囊擴張及瓣膜釋放工作位綜合評估。
綜合以上分析及病例特點,手術策略如下:三葉式主動脈瓣,輕度鈣化伴瓣葉增厚,左冠開口較低,右冠高度可,綜合瓦氏竇內徑、竇管交界內徑等因素考慮,左冠行冠脈保護,非橫位心,弓距弓角可,左室內徑可,雙側入路血管走形良好,整體入路血管條件可。計劃使用20mm球囊預擴,預裝23型號瓣膜,釋放高度零位開始釋放,最終依據術中情況決定是否做煙囪支架冠脈保護技術。
主動脈瓣疾病包括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以及常見的主動脈瓣狹窄合并關閉不全。
主動脈瓣是心臟瓣膜**能最重要的閥門,它是心臟搏出血液通往全身的閘門,因此在人體中發揮重要的功能。患主動瓣膜疾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65歲以上人群中,主動脈瓣狹窄的發病率達2%~7%,75歲以上人群中,每8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主動脈瓣狹窄,大約50%未經治療的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會在發生癥狀后2年內死亡。五年內死亡率高達80%比部分癌癥還要高。
主動脈瓣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隨著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整體患病率直線上升。得了瓣膜性心臟病該怎么辦?
目前主要有三種治療方式,一種是藥物治療;第二種是外科手術;第三種是介入治療,只有后兩種辦法才有可能根治疾病。
相對而言,傳統的外科手術需要開胸,老年人選擇時會有所顧慮,另外隨著年齡增加,心臟病之外的合并癥也多,因而外科手術的風險也隨之增高。在這個基礎上,就衍生了通過微創介入手術來治療瓣膜病的方式。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通過藥物或者非創傷性的手段達到治愈是一個最理想的策略。我們希望用最小的創傷達到最大的治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是近年來用于臨床的介入治療手術,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TAVR介入手術具有不開胸、創口小、出血少、術中心臟不停跳、術后恢復快的優勢,使得患者在高危情況下免受“開胸之苦”,順利重獲“心”生。
昆山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臟瓣膜病、結構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此次手術的成功將為更多的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
醫學碩士,現任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昆山市中醫醫院胸痛中心協調員。有豐富的臨床及科研經驗,參與各級課題、GCP項目多項,發表論文數篇,尤其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的介入治療技術。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心臟中心主任。現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胸痛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心系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蘇州市醫學會胸痛專業委員會委員;昆山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擅長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治,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壓病介入治療。
昆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為蘇州市中醫重點專科、昆山市重點專科,科室擁有床位70張(CCU 13張),配備心導管室、心功能室、心超室、心臟康復室及中醫操作室,年門診量超7萬人次,年出院患者超3300人次;心血管科常規開展各類冠脈介入治療手術,心臟起搏器及射頻消融、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手術、心臟瓣膜病介入手術等。2023年開展各類心臟介入手術3000余臺。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