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具體胎壓標準還是要看你車子的說明書,或者車門側邊的標簽。這個數據是最靠譜的,因為它是車企根據車輛設計和使用情況給出的推薦值。
有些朋友覺得冬天胎壓變低了,索性打得更高一些。其實胎壓過高會讓輪胎接地面積減小,導致抓地力下降,尤其在濕滑路面上容易打滑,剎車距離也會變長。
如果胎壓過低,輪胎的側壁會因變形而加劇損耗,甚至可能引發爆胎。這不僅增加油耗,還會影響行車安全。
因此,冬天我們可以比平時多加 0.1到0.2bar,這樣可以補償氣溫低導致的胎壓下降,但不建議超過車子說明書上的胎壓上限。
胎壓測量需要在“冷胎”狀態下進行。所謂冷胎,就是車子停放至少三小時,或者剛剛開出去不到兩公里的情況下。此時測量的胎壓最準確。
每輛車的推薦胎壓值都可以在車主手冊、駕駛室車門側標簽或者油箱蓋內側找到。冬季調整胎壓時,在推薦值基礎上增加0.1-0.2bar即可。
冬天氣溫變化大,胎壓波動也更明顯。輪谷建議大家每兩周檢查一次胎壓,尤其在寒潮到來或長途駕駛前。
除了胎壓,冬天輪胎的花紋狀況也至關重要。胎紋太淺會影響抓地力,特別是在積雪和冰凍路面。一般來說,冬季輪胎的花紋深度最好保持在4毫米以上,如果低于這個數值,輪谷建議大家盡早更換。
冬季汽車胎壓的正常范圍通常是2.3 - 2.5bar,SUV等較重車型可以調整到 2.5 - 2.7bar。胎壓過低會增加油耗和輪胎損耗,過高則會影響抓地力和剎車性能。最好的方法是參考車企的推薦值,并根據氣溫變化靈活調整。同時,定期檢查胎壓和輪胎狀況,確保行車安全。
冬季行車,安全第一。照顧好愛車的胎壓,讓它帶你穩穩當當度過這個寒冬吧!
來源:汽車實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