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旅美畫家陳逸飛把油畫與傳統藝術融合,繪就精神圖譜里的夢里水鄉;當下,元宇宙、AI等數字技術乘“云”而上,為古鎮文化遺產活態利用傳承打開新視野。
“改革再出發 奮進新征程”
區鎮行全媒體新聞行動
走進周莊鎮
周莊將以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為契機,探索文化旅游與經濟社會多向融合、交互滲透的有效路徑,同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積極搶抓蘇州南站開通及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投運機遇,并利用元宇宙數字技術,激活文旅地標+文化IP+歷史文化,串聯現有文旅業態,推出古鎮劇本游新玩法,推進阿里外景基地運營,打造虛實融合、全真互聯的旅游新場景,為游客提供炫彩繽紛的數字旅游服務,持續做好“文旅+”“+文旅”大文章。
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既是拉動內需、繁榮市場、擴大就業的重要內容,也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近年來,周莊以培育發展文旅新質生產力為牽引,在傳承中延續江南文脈,在創新中激活時代價值,推動文旅資源數字化轉型、場景化應用與產業化發展,加快文旅產品服務升級,更加精準地對接游客需求,打造了一系列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帶動形成新的增長點。
隨著最后一縷夕陽消逝,“夜周莊”的風貌在古鎮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繁華的宋代。
在行浸式多維空間劇《只此周莊》劇場,市民游客提著一盞小魚燈,可以隨眾多宋裝NPC、舞龍表演感受汴京上元燈節繁華夜市;在運用水炮、威亞、船技等特技營造的戰斗場面體驗“古戰場”的金戈鐵馬;在3D環形巨幕和百盞蓮花燈的虛實結合中一夢千年。“這種結合了現代科技的演出形式,很符合我們年輕人的喜好,也讓我們欣賞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一位年輕的觀眾在演出結束后興奮地說道。
據悉,這部由周莊鎮政府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共同打造,以古鎮歷史為素材,依托古建集群,融入3D虛擬空間和元宇宙場景的大型行浸式多維空間劇《只此周莊》,打破了傳統戲劇和舞臺表演的模式,在解構與重構中探索空間與時間議題,將宋代美學與多維數字科技創意融合,帶領觀眾超越三維空間的時空暢游,從而獲得情感與心靈的超感體驗。
“《只此周莊》自7月開演以來已演出300多場,接待游客超7萬人次,同時激活帶動園區文創店和漢服旅拍等相關文旅業態綜合消費,實現了文旅的深度融合。”江蘇水鄉周莊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衛青說,為聚力提升周莊旅游新高度,近年來周莊旅游公司以一體化思維、園區化模式、社區化溫度,實施街區精致化、空間藝術化、消費場景化建設,呈現“小鎮恒古,周莊日新”古鎮新面貌,打造江南文化樣板區的示范窗口。
一邊是古典之美,一邊是現代科技。對于見多識廣的當代游客,周莊精準切中了他們的喜好,以沉浸式的深度游代替“毫無感情”的打卡游;通過激發游客的參與感,將他們對古鎮淺嘗輒止的“走馬觀花”變為置身其中的“流連忘返”。在文化藝術與數字科技完美融合下,《只此周莊》成為了當地旅游的一張新名片。
如今,依托《只此周莊》的熱度,周莊也將以“一幕江南”和“墻里游園”建筑為載體,攜手品牌合作伙伴,創新文化產品,融入全新業態,涵蓋漢服變裝、主題文創、文旅演繹、特色美食等多元領域,開創多元營銷模式。多管齊下的高質量發展策略背后,周莊文旅的火熱成了通盤思維下厚積薄發的必然。
在昆山數字夢工場影視基地的VP虛擬拍攝影棚中,一場荒原雪地戲正在拍攝。透過導演監視器的高清鏡頭,人物與背景渾然一體,虛擬與實拍的界限蕩然無存。然而,除了演員、枯樹和一小片不平整的雪地外,拍攝現場背景中的廣袤雪原完全通過LED弧面屏呈現。借助這個高10米、直徑23米、弧長52米、分辨率高達1.5億像素的顯示屏,《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劇組“足不出戶”就拍遍了劇中宋朝的萬里山河。
借“數”騰飛,乘“云”而上。作為昆山著力推動數字經濟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重大項目,昆山數字夢工場是由阿里文娛、周莊鎮政府等聯合投資的影視基地運營公司,包含水下攝影棚、外景基地等多個板塊,可為國內外影視劇取景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實景場面。同時,通過阿里文娛的專業平臺與阿里巴巴商業生態互動,致力將其打造成為“內容開發—人才聚集—商業與IP合作—平臺流量加持—文旅商業變現”的城市內容發動機。
“夢工場建成運營以來,先后吸引《劇好聽的歌》《這!就是街舞6》《群星閃耀時》《東極島》等多個影視劇及大型綜藝節目在這里制作完成。”昆山數字夢工場總經理袁博說,在這些熱播影視節目的良性示范下,昆山數字夢工場成功招引蘇州劇有想法、清圖影業、蘇州工夫小戲等企業落戶,實現近3億元的營業收入,“未來,夢工場將依托AI數字創新中心,重點對外輸出AI數字處理、加工、制作能力,構建影視內容出海品牌建設。同時,繼續投資建設影視劇工作室,開發以‘清明上河圖密碼’為IP基礎的大型沉浸式文旅項目。”
在互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趨于成熟的時代背景下,以數“智”賦能文旅產業不僅是推進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固本之舉,更是一條大有作為的藍海賽道。誰能搶占先機,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占據高地。
在昆山元宇宙技術的先發優勢下,昆山數字夢工場逐漸成為周莊的鎮域數字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群眾文化消費提檔升級新引擎和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新標識。眼下,在文化藝術與數字科技的跨界融合下,周莊文旅正向“數字經濟”的深海進發。
貞豐里社區地處周莊古鎮景區核心區,是社區景區化、景區社區化的典范。社區以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以“數字周莊”建設為契機,更新社區底數,優化網格智慧管理,提供精準服務,賦能可持續發展。
一盞清茶,幾碟蜜餞瓜子,三五成群話家常、聊近況……在貞豐里社區的萬三公園內,這處由閑置房屋修繕改造而成的“壹圓茶館”成為了新的社區中心。在這個古色古香的茶館里,居民和游客圍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享受著悠閑的午后時光。“我在這里感受到了周莊的慢生活,這讓我對古鎮有了更深的認識。”一位正在享受茶時光的游客說。
“‘壹圓茶館’以茶為媒,傳承周莊阿婆茶非遺文化,同時成為互動交流、慈善公益、惠民集市等豐富多元的社區消費生活新場景。”貞豐里社區黨總支書記沈秋萍說,這樣的社區更新項目,不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質量,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旅游體驗。
貞豐里社區的變化,是周莊城鄉實施一攬子精致化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周莊始終堅持把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走好群眾路線,問需問計于民,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注重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發力點和突破口,進一步優化養老服務、強化醫療保障、提升教育質效、促進富民增收,同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充分挖掘“基層立法點”“吃講茶”等特色方法內涵,激發基層“三支隊伍”內在動力,積極探索社會治理“周莊新模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如今,周莊,這座江南水鄉的瑰寶,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探索文化旅游與經濟社會多向融合、交互滲透的有效路徑,吸引著世界的目光,成為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