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蘇州市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辦公室公示了
2024年蘇州市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
昆山高新區2個案例入選
分別是
昆山市優來谷成科創中心
構建“作物數字大腦”模型 助力智能“慧”耕高效發展
昆山市玉山鎮新樂村
“誠信積分+智慧大腦”推動鄉村治理走向“善治”


指在蘇州大市范圍內落地應用的數字鄉村建設案例,具有較強的復制和推廣價值,具備一定的先進性、實用性、代表性,在促進產業升級、模式創新、經濟社會效益提升等方面成效明顯,對加快數字鄉村發展進程具有重要引導和推動作用。
昆山市優來谷成科創中心應用環境調控、精準管控、監測預警等技術,構建“作物數字大腦”模型,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轉變為“可感知、可控制、可預測”的智能化生產模式。獲評江蘇省數字農業農村基地、蘇州市智慧農業示范生產場景。
“作物數字大腦”模型致力于打造智慧生產管理平臺、智慧農業生產場景、作物生長模型,實現物聯網“一圖”展示,設施農業與數字農業深度融合,傳統經驗到科學數據的轉變。
配套智能灌溉控制系統、智慧數據采集系統、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和智能氣象站系統,配備空氣質量傳感器、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等智慧農業設施裝備。通過全天候在線監測,精準把握溫室大棚環境情況,實時觀測蔬菜栽培生長全過程,實現生產環境可視化、環境控制自動化、灌溉施肥精準化。
布局數字化育苗工廠、數字化草莓工廠、數字化番茄工廠和自動化設備包裝區,配套催芽室、愈合室等。通過智能感知、圖像識別、數字孿生等技術加快設施農業與數字農業的融合,構建數字化草莓生產場景、番茄生產場景、生菜生產場景等。
對作物生長環境數據進行采集、分析處理、應用,深度挖掘生產場景中作物、環境、土壤、品質、產量之間的耦合關系,將個人經驗轉變為可復制的科學數據,建立種植標準庫,實現農業生產的數字化管理與高效化作業。目前,相較于傳統栽培,畝產提高25%,勞動效率提高150%。
新樂村是典型的新型農村小區,占地面積22.61萬平方米,居住人口約1萬人,其中,本村戶籍人口僅占約十分之一,流動人口較多、結構復雜,給鄉村治理帶來更高挑戰;鶎泳C合治理創新探索“誠信積分+智慧大腦”模式,以黨建引領、智慧積分、數字賦能為抓手,推動鄉村數字治理提檔升級。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新樂村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以高標準、嚴要求推進環境賦能鄉村治理。建成多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常態化開展家電維修、健康咨詢、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公益活動及特色項目。
優化智慧積分管理細則,結合實踐推動積分管理細則升級換代,明確扣分標準和整改措施。線下問題線上即傳即交、即領即辦,通過清單化與閉環化的管理手段,確保整改工作的有效完成!熬上+線下”實行實物化獎勵,憑積分在積分超市兌換商品。
建設數字智慧鄉村治理平臺,以數據驅動、數字賦能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打造數字智慧應急平臺,安裝煙感報警器、電動車智慧充電端口、老年人緊急報警呼叫器,形成5分鐘智慧安全監管鏈。新增智慧便民平臺和物業平臺,涵蓋四色健康等級管理的智慧養老、喜宴中心預約、隨手拍、心愿墻、物品置換等功能。
下一步,昆山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強數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網絡、數據、技術等新要素的作用,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提升鄉村數字治理效能,讓廣大居民群眾在數字鄉村建設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