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實地到學校盯過1天,菜都是新鮮的,肉也是新鮮有保證的。這一塊的底線昆山做的非常好,從制度上做到控制菜都是新鮮和安全的。
問題是出在廚師做大鍋飯的水平,和學生差異化的口味需求。
有一個現實問題:昆山是一個移民的外來人口城市。
一所學校70%是外來人口的子女。
外來人口來自中國的東南西北,也將東南西北的口味帶到了昆山。
蘇州本地的飲食是偏甜的,炒菜喜歡放糖。
而南方的飲食清淡一些喜歡鮮,中部和西部以辣和麻為主的口味。北方的飯菜偏咸。
這么多不同口味的需要導致只能做中性的餐食,不辣不麻不咸的口味。
再加上又是大鍋炒菜,口味就更差了。大部分是水煮的菜這能好吃嗎?
現實問題食堂如果靠學校自營是不能滿足這樣的差異化需求。
畢竟成本要考慮不能外包,又要標準化作業做菜優化成本。
現實問題困擾導致飯菜口味差。
預制菜口味好,但是家長又反對抵制,什么預制雞柳等垃圾菜學生很喜歡吃,家長又不想學生吃,學校又不能過多做這種菜,學校不能做垃圾食品口味好的,又不能買預制菜
學校沒資金高薪招廚師也不是五星大廚炒不出大鍋飯的好口味。而且廚師為了省事,很多做大鍋菜靠水煮,做菜水平差并且懶導致口味不好,水煮省事可以少翻炒。油放多要多翻炒累廚師,水放多且少翻炒廚師就輕松。很多學校的廚師做大鍋菜都是很差的,工資就那么點做事不用心。
現實問題困擾導致食堂的口味普遍反映不好吃難吃。
以上是我去食堂盯一天找到的問題點。
[ 此帖被凌晨百合在2025-02-20 09:12重新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