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在回答為人民群眾建設“好房子”有關問題時表示,重點從三個方面抓好落實:
立標準。大家希望住的房子層高能高一點,通風、采光能好一些,密閉性、隔音性能夠強,室內的空氣能夠潔凈、溫度適宜,既不干燥,也不濕冷。近期,住房城鄉建設部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規范。[size=font-size: var(--articleFontsize),var(--articleFontsize)]其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將住宅層高提高至不低于3米。
強科技。一方面,將大力推廣惠民實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著力解決隔音不好、滲漏、開裂、反味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全屋智能。
抓項目。不同的面積,不同的價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讓房子的每一平方米都物盡其用,物有所值。
此外,介紹,從統計數據看,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實現了正增長,
今年一二月份房地產市場保持了“止跌回穩”積極勢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重點做好四件事:把
降息、增貸、減稅等政策效應充分釋放出來,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繼續打好保交房的攻堅戰,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加大白名單貸款的投放力度,按照“應進盡進”“應貸盡貸”的要求,
將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項目,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持,充分保障項目的交付。
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穩妥推進貨幣化的安置,讓城中村的居民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實現早入住、早安居,同時,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
在實施中城中村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拆除后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多種方式,有序推進。危舊房改造通過拆除后新建、原址重建、改擴建、抗震加固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極早的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環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安排4.4萬億元,其中一個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將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權,收購的商品房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職工宿舍等。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的新模式,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的需要,
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