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予孩子密集訓練,最終是希望孩子未來能夠在沒有大人的幫助下,也能夠長久應用已經學會的技能、融入正常生活。
但很多家長總是哭笑不得的說:孩子明明在家會上廁所,怎么去到外面就不會了?
孩子在機構認識了蘋果,怎么回家就不認得了?
孩子在機構聽到老師的指令會回應,可一回家就沒反應了!
其實這些情況很普遍,幾乎每個自閉癥孩子的家長都遇到過。
而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家長回家沒有給孩子復習鞏固在機構學習的能力,并且沒有做隨時隨地的泛化。而什么是“泛化”?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泛化?泛化,指大致的或類似的轉換,是ABA模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一旦一個技巧在一個環境(如教師)中被教會,就要將他轉移到變化了的環境(如變換材料、位置、人員)中進行泛化。
泛化關系到訓練的有效性,即可以確定行為的改變是因為孩子學到了東西。
要使一個教學方案,達到有效性,就要系統地進行泛化訓練。
泛化通常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刺激的泛化和反應的泛本機構常年招生對象:1. 語言遲緩2. 口齒不清3. 發育遲緩4. 自閉癥\疑似自閉癥(孤獨癥)5. 多動癥6. 聽力障礙7. 感統失調8. 社交訓練9. 語言發育障礙啟智星特教中心開設的課程有1. 語言認知理解課2. 感覺統合訓練3. 小組融合課4. 精細訓練5. 游戲課6. 半日制課程7.游戲小組課 以下是將反應的泛化達到最大化的部分建議。
01 學會交流性反應 建立并加強那些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的語言訓練。
例如,讓孩子學會那些對他表達要求有直接幫助的詞(如餅干、果汁、打開、不做了等),要比學會稱呼一些名詞概念(如鼻子、耳朵、綠色等等)要有用得多。02學會一些實用的自我幫助技巧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自理行為,這些技巧能夠幫助孩子得到一些可以增加他的自我滿足或想要的東西。
比如會打開門,脫掉濕了的衣服,熱的時候脫掉外衣,或者能夠騎著自行車到一個他想去的地方。03學會怎樣玩耍對一些不恰當的自我刺激方式來說,某些玩耍活動是較適當的替代活動。
例如,一個孩子總是旋轉他所看到的一些東西(如筆、杯子等),可以利用這一點教他做陶藝,這樣可以減輕他的不恰當自我刺激方式;跳舞對于喜歡搖晃身體的孩子也有幫助,以此類推。泛化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不光要保持持續性,還要有系統性。
因為需要泛化的因素很多,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持續、系統的給孩子進行泛化訓練,也更加更利于孩子的康復。
咨詢老師:趙老師聯系方式:18361961770(微信同步) 15162319712機構地址:昆山市花橋鎮綠地大道255弄1號樓203-2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