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戶,2020年在股市投入重金,到現在還不會看K線圖,我應該還算是股市小白,但是也經歷過大起大落,能切身體會到"炒股"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可以改變我們的消費心態。我記得我以前很節省,對自己很扣,吃的用的能省則省,不夠大方,跟親戚打牌,多輸點錢就難受,但是炒股以后,經歷多了,有時一天能虧6萬,我練就了要淡定,所以我現在覺得還是讓自己與家人過得舒服為主,在自己承受范圍內,不要太在乎錢。
可以當副業。我知道"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所以主業不能丟,要有穩定的收入,這樣炒股才能有正常的心態,否則容易焦慮,風險承受能力降低。在這個基礎上"炒股"才容易掙錢,作為一個補充收入,而且從股市掙的錢是沒有個人所得稅的,你上班年薪100萬要繳約20萬的個稅,在股市掙100萬,沒有個稅,只有可以忽略不計的交易費。炒股比創業容易多了,所以不會創業的話,只拿死工資的人,還不如把炒股當副業,一個手機,能上網,隨便點幾下就完成操作,世界上還沒有比這個"掙錢容易的事"。
防止通貨膨脹、現金貶值。我們知道錢一直是在貶值的,銀行存款利息也一直在降,現金拿手里與存銀行肯定是會貶值的,但是一家好公司的資產缺不會貶值,還會增值,我們以前上學時課本講的通貨膨脹時期,一盒火柴要賣幾萬塊錢,說明錢不值錢了,但有價值的東西沒有貶值。所以你買一個有價值公司的股票的話,錢不但不會貶值,還會一直增值。而且現在也不宜買房來保值了,除非你買得起稀缺房產,物以稀為貴,大部分的房產都會貶值,能增值的房產我是買不起的,比如上海市中心的高檔大平層、別墅。
逼迫自己學習。"炒股"確實簡單,有個能上網的手機,用手點幾下就能掙錢,但同時,它也是非常難,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很有道理,用手點幾下的背后,是對你判斷力的檢驗,好的判斷力需要學習很多知識,比如財務知識,雖然我也沒怎么學習,但至少我查了一下資產負債表是什么,ROE又是個啥。我經常調侃自己是靠感覺"炒股",但是我每天上班路上會聽財經廣播,下班路上會聽股市相關的節目,很多年了,我的感覺也許與這個有關,我還買過一本書,叫《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雖然看的好累,還沒看完,但很不容易了,至少買了本書還認真學了一段時間,總比天天看劇強。
說了這么多,其實也是建立在我看好我們國家未來基礎上的,同時也要正視股市存在很多"狼"在收割散戶。那個seek的老板也是收割散戶后,掙了很多錢,良心過意不去,搞出來這個的。所以"炒股"最重要的不是炒,而是投資,要克服人性的貪婪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