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江醫學丨戴安偉教授運用溫膽湯治療焦慮癥案
昆山市中醫醫院將依托婁江區域中醫優質資源,著力打造“1228”工程,在江蘇省中醫臨床研究院昆山分院內設置1個研究所(婁江醫學研究所),研究所下設2個中醫非遺學術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鄭氏婦科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閔氏傷科流派傳承研究工作室);2個省名中醫傳承研究工作室(江蘇省名中醫徐進康傳承研究工作室、江蘇省名中醫戴安偉傳承研究工作室);8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
欄目將依托“1228”工程,每周一期分享每個傳承工作室的中醫內涵精粹。以敢闖敢試的魄力,集聚創新創優的動能,“辨證施方”,奮力踐行高質量發展實施路徑。把準新時代中醫藥發展脈搏,開創中醫藥振興發展璀璨未來!


溫膽湯具有理氣化痰,清膽和胃之功效。
省名中醫戴安偉認為溫膽湯主治范圍廣泛,可用于痰火內擾心神證、膽胃不和腹痛證、痰郁相合胸痹證、痰濕膠著臟燥證。病證雖有不同,但病機均為膽胃不和,痰熱內擾,
現與同道分享一例焦慮癥案,供交流學習。
戴安偉教授運用溫膽湯治療焦慮癥案
患者,女,44歲
患者三年前“因擔心、多思多慮、眠差半年余”于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給予度洛西汀、曲唑酮、勞拉西泮等藥物治療,患者反復稱后背發冷發熱不適,煩躁,不愿服藥,后調整為米氮平治療,病情未控制,建議繼續住院行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
初診時間:2021年8月5日。患者拒絕MECT治療遂至戴教授門診就診。診得患者情緒緊張、擔心焦慮、多思多慮、擔心自己睡眠、擔心兒子睡眠、情緒自己控制不了、胃納差、大便不實等,舌紅、苔薄白,脈弦緊。
脈證合參,該病可劃分為“郁癥、臟燥癥”范疇。
患者思慮不決、抑郁焦慮,致肝膽疏泄不利,濕邪中生,因濕生痰,痰熱化火,形成內擾肝膽諸癥。
治擬化痰清熱,和膽除煩。

患者情緒好轉,擔心、焦慮、睡眠好轉,舌淡紅,苔白,脈弦數,左尺偏沉。
患者情緒平穩,后背發冷發熱不適感好轉,入睡可,偶有早醒,舌淡紅,苔白微膩,脈弦。治療三月左右,患者情緒平穩,飲食睡眠好,精力可,工作能力可。隨訪半年無反復。
結案語
戴教授認為“痰為百病之祟”“痰病易得難治”,痰病變化復雜,無處不至,故臨床眾多疑難怪病均與痰有關。
溫膽湯作為一首經典名方因其療效可靠臨床應用十分廣泛。
本文中所提溫膽湯是從《備急千金要方》的溫膽湯衍化而來,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由半夏、竹茹、陳皮、麩炒枳實、茯苓、生姜、大棗、甘草組成,方以半夏為君,燥濕化痰,降逆和胃;竹茹為臣,清膽和胃、清熱化痰、除煩止嘔;陳皮、枳實、茯苓、生姜、大棗,理氣和中,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胃為佐;甘草為使,該方“化痰理氣共施,溫而不燥;清膽和胃并行,涼而不寒”為特點。
臨床處方用藥時不但要辨證準確,還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及臨床見癥靈活選方用藥。
▲若患者兼有腰膝酸軟、口舌生瘡等癥狀,可加用黃連、肉桂瀉南補北,交通心腎;
▲若患者兼有乏力、汗出、易外感則加黃芪、防風、白術、仙鶴草益氣固衛補虛;
▲若患者兼有虛勞之基礎疾病,可在方中加入“還魂湯”續斷、沙苑子以補益肝腎、助陽調脈;
▲若患者兼有須發早白、頭暈眼花、遺精等肝腎陰虛者加用女貞子、墨旱蓮;
▲若患者兼有大便干結者加用杜仲、牛膝、肉蓯蓉潤腸通便;若患者兼有低熱、盜汗者加用青蒿、鱉甲清利虛熱;
▲若患者兼有肝功能不全者選用益母草、垂盆草、雞骨草、豬苓;
▲若患者兼有腎功能不全者加用糯稻根、芡實等。

戴安偉,江蘇省名中醫,昆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市首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二級正高,碩士生導師。江蘇省中醫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委、江蘇省中醫學會腫瘤專業常委、江蘇省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常委、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放療專業委員。擅長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和研究。創立的"放療為火熱毒邪,易于耗氣傷陰"的中醫理論,成為昆山婁江醫派學術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作室團隊成員9名,其中主任中醫師2名,副主任中醫師2名,主治中醫師5名。團隊主持開展科研課題10項(包括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課題、江蘇省級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資 金(社會發展)項目,江蘇省中管局項目)。獲得市級以上科技獎4項,發表論文50余 篇 (SCI10篇) , 參與著作編寫2部 。

來源:昆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