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虛假銷售、聊天APP泄露個人隱私、散布網絡謠言……1月9日,江蘇省互聯網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布“2023年度江蘇省網絡舉報受理處置十大典型案例”,引導網民和企業積極參與網絡舉報監督,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共同構建起清朗的網絡生態。
新機制、全流程,聯動協作合力強勁
網絡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舉報無門怎么辦?完備的處置機制往往是成功的第一步,能讓流程更加順暢,有利于提高舉報效率。
宿遷市縣網信舉報部門大力推行“誠信標簽”,實現了“收集—交辦—處置—反饋”全流程閉環處置機制。2023年以來,宿遷市縣網信部門利用該監督機制,成功打擊多起電商銷售假冒花木案。
還有不少地方發揮一體化機制處置合力,密切聯動協作。2023年7月,南京市網信部門接網民舉報“某街拍”網站疑似通過“VIP”會員制隱匿傳播色情圖片,并明碼標價提供付費下載。該案涉及網上網下、本地外地,僅靠網信部門難以深入核查處置,最終南京市網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聯動辦案,配合密切、協作順暢,對該網站50萬張圖片、視頻逐一勘驗鑒定,依法判定其違法行為屬實。
快響應、嚴整治,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空間不同于現實空間,很多違法侵權行為往往藏在隱秘的角落,更加需要依靠群眾的力量。面對來自網民的舉報,江蘇各地網信辦快速響應,聯合多部門迅速行動,從嚴整治違規行為。
2023年6月起,鎮江揚中市網信部門陸續接到多家企業舉報屬地某網站發布大量涉企侵權信息。市網信部門迅速聯合屬地公安部門開展查處工作,網站負責人被依法約談,并處以責令整改、警告、行政罰款3萬元的處罰。
2023年8月,南通市通州區網信部門接到舉報稱,南通家紡城內某家紡企業在抖音平臺直播間銷售的家紡四件套,侵犯了外觀設計專利。通州區網信部門立即安排駐點執法人員迅速處置,5分鐘內到達直播現場開展調查核實,現場立案30分鐘內完成調查取證進行快速維權。
網絡無界,法律有界。響應從速、治理從嚴的應對方式讓網絡舉報受理處置件件有回音,有落實。
百姓事、心上事,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關乎千萬家庭的大事,一點風吹草動都容易引發爭議。2023年6月8日,百度百家號“昆羽繼圣”等賬號發帖稱鹽城市好運文具有限公司向河南省高考供應的統一用筆普遍出現斷水、出墨過多等問題,然而好運文具去年并未中標涉事高考文具項目。公司負責人發現這一不實信息后,立即向射陽縣網信部門舉報。屬地網信部門立刻組織協助處置不實信息,辟謠澄清真相,有力維護企業合法網絡權益。
枝葉關情,百姓的點滴小事就是政府機關部門放在心上的頭等大事。一有舉報就立刻行動,是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的顯著特點。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用法律幫助個人和企業維權義不容辭。
新技術、新風險,筑牢個人信息的“銅墻鐵壁”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網絡上出現了不少依托新技術的違法犯罪行為。從徐州市中文版智能AI聊天機器人APP的內容安全信息漏洞到連云港市網民非法購買銷售公民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新技術所要求的風險防范、風險應對和風險管理也對涉網管網部門工作人員業務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舉報處置的過程中,網信隊伍應對新風險的綜合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治網、用網水平日益提升,網絡空間更加清朗有序。
“2023年度江蘇省網絡舉報受理處置十大典型案例”名單如下:
案例一:南京受理查處“某街拍”隱匿傳播色情圖片案
案例二:揚州受理查處自媒體賬號惡搞英烈案
案例三:常州受理查處“江蘇某野生動物世界”自媒體違規宣傳營銷案
案例四:宿遷依托“誠信標簽”舉報鏈條打擊電商銷售假冒花木案
案例五:徐州快速下架“ChatGar***”AI聊天APP 消除信息安全隱患
案例六:南通受理查處某家紡直播間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案
案例七:鎮江受理查處“*凡軟文”網站發布謠言侵犯企業權益案
案例八:鹽城協助處置“好運文具”網上維權案
案例九:無錫受理查處“斷供潮”謠言團伙
案例十:連云港受理查處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案例詳情:
來源:江蘇省互聯網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