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的問題有很多,很多家長肯定也深有體會;你們在日常的家庭干預中,孩子有情緒時,要怎么安撫呢?
1、轉移目標,一般在自閉癥孩子的某些愿望沒有達到時,他們就會大聲的哭鬧,歇斯底里的表達自己的憤怒,這個時候要與孩子互動,并找事給他做,讓他的精力轉移到其它的事物上。2、引導,由于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無法正確表達自我需求,因此有時會以傷害自己,傷害別人或物品等方式來引起父母和老師的注意。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關心他們,并進行溝通方式的訓練,引導孩子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和情緒。
3、示范,在孩子高興的時候,學習積極性較強的時候為孩子作出示范,讓孩子跟著學習該怎樣表達,控制自己的情緒,日積月累,在孩子身上就會出現效果。
4、控制孩子的手,當孩子有不良情緒行為時,父母可用手牢牢地握住他“犯錯”的手腕,待他掙扎約一會兒再放手。通常此法對“打人”、“摔物”、“打頭”、“扯線”等手部行為有制止效果。事后再引導他學習合理的發泄方法,這樣的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5、擁抱孩子,當孩子任意吵鬧或到處游走時,父母不妨緊緊地抱住他,讓他無法“脫軌”,同時要一邊拍撫他或安慰他們,直到孩子不再掙扎、逐漸安靜下來再逐漸放松。尤其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身體的接觸是非常需要的,它可以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產生安全感。
6、創造孩子自己的空間,為孩子布置一個屬于他自己的空間,慢慢教他把自己的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而讓他情緒激動的物品則要收藏起來,讓他對自己的小天地感到安全,依戀,以達到幫助孩子的目的。
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堅持不懈的努力,必須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才能對孩子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家庭干預過程中,家長的情緒調整也是康復效果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它比老師的情緒調整更為重要。一些家長雖然走上了家庭干預之路,但是教育理念不對,依然會導致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的結局。由于自閉癥障礙的綜合性、復雜性,其干預康復過程中的艱巨性、持久性,把家長擺在康復訓練的首要位置上,對家長的教育理念,訓練方法和心理素質都提出了要求
[font=Tahoma, Simsun, ]昆山市璦特生兒童特教中心長期招收:
[font=Tahoma, Simsun, ]1.自閉癥、孤獨癥(有刻板行為,對周邊事務沒有反應)
[font=Tahoma, Simsun, ]2.語言發育遲緩(兩三歲以上還沒有或少有語言能力)
[font=Tahoma, Simsun, ]3.輕度智障(無法理解常規的信息)
[font=Tahoma, Simsun, ]4.輕度腦癱(四肢僵硬,不能完成精細化動作)
[font=Tahoma, Simsun, ]5.感統失調(平衡感差,本體沒有正常力量)
[font=Tahoma, Simsun, ]6.注意力差(亂跑動,不能專注學習及生活)
[font=Tahoma, Simsun, ]7.社交障礙(不愿融入集體,懼怕與陌生同伴交流)
[font=Tahoma, Simsun, ]年齡:2-13歲
[font=Tahoma, Simsun, ]上課時間段:周一至周五 8:30—18:00
[font=Tahoma, Simsun, ]微信/手機號:138 1289 0832(魯老師)
[font=Tahoma, Simsun, ]昆山校區:昆山柏陽街15號(朝陽大潤發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