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
《新華日報》聚焦
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抓項目
心無旁騖謀發展-——
昆山張浦:實干前行競春光
每天凌晨,數萬條吐司面包從昆山張浦益海嘉里產業園內生產下線,第二天一早準時在盒馬鮮生門店“上新”;看電影時手邊的爆米花,超60%在張浦生產;年輕人愛喝的古茗、蜜雪冰城、巡茶、CoCo都可等飲料中使用的果汁,超80%來自于張浦……你沒有看錯,這些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舌尖美味”,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昆山市張浦鎮。
很多人好奇,這個別具特色的食品產業鏈怎么“悄無聲息”構建起來的?這背后,是張浦對本地產業進行精準“謀篇布局”后的“排兵布陣”。作為排名全國千強鎮第11位的鄉鎮,要在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爭先進位,就必須不斷跟強的比、向高的攀、與一流爭,主動出擊,才能帶來無限生機。
“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知重負重,堅持創新破難、改革破題、開放破局。”張浦鎮黨委書記王超表示,張浦正處于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打響“來到張浦 放心靠‘浦’”品牌,全力以赴拼經濟、千方百計抓項目、心無旁騖謀發展,盯緊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做大發展增量,全力交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小城市標桿”時代答卷。
4月初召開的蘇州一季度全市經濟大鎮工作交流會上,全市57個經濟大鎮首次“站到臺前”,亮工作、找差距、明思路,互學互鑒、動員鼓勁,傳遞出以百鎮奮進支撐蘇州發展勇挑大梁的鮮明信號。蘇州在經濟社會發展“高歌猛進”的進程中,縣域、鎮域板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3年全國千強鎮榜單中,蘇州共有50個鎮上榜,其中前20名里蘇州就占據10席;賽迪發布的2023年度鎮域經濟500強榜單里,蘇州約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把經濟大鎮單拎出來“做文章”,做強鎮街基石,把上層決策部署更高效率、高質量在基層一線落地轉化,正是此次蘇州瞄準鎮域發力的原因。
作為57個經濟大鎮之一,這次大會不僅為張浦鼓足了干勁,更明晰了其未來發展的路徑。作為昆山鎮域改革發展水平的一面“旗幟”,張浦是全國首批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也是昆山擴權強鎮、改革示范的先行區。正因為有這樣的特殊地位,張浦的先行示范在全國鄉鎮范圍內都有著可以借鑒的示范意義。
“總書記要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攤大餅’式發展早已過時。只有找到主攻方向、梳理出特色亮點,才能讓張浦發展得更加精準,把長板拉得更長。”王超思路明確。他直言,張浦要把產業布局規劃好,但這不是對現有企業簡單的歸納總結,而是要研究、吃透產業,指**業發展找準方向并步入正確的軌道,這樣產業發展才有目標、有路徑,才能集中力量一一攻破。
那么,張浦的目標是什么?系統細化梳理產業體系布局后,張浦確定了以智能制造和高端食品產業為核心作為兩大主導產業重點突破,探索人工智能、醫療器械作為新興產業和元宇宙產業作為未來產業接續發展。
為何選擇智能制造和高端食品作為主導產業?王超介紹說,智能制造產業是張浦的根本,而且昆山德國工業園就在這里。作為張浦的經濟主戰場,要毫不動搖堅持擦亮“德園就是張浦,張浦就是德園”的招牌,這也是張浦區別于其他鄉鎮的“王牌”。
成立以來,德園先后被評為中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德(昆山)中小企業合作區等,后又獲頒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全國首個專精特新產業園(示范)。目前,張浦有215家歐美企業、112家德國企業,并提出三年內歐美企業總數要突破300家,德國企業突破150家的目標。
▲昆山德國工業園
而張浦的高端食品產業早有布局和基礎,隨著益海嘉里、優諾酸奶、鮮活果汁相繼落戶,張浦高端食品產業產值占據昆山“半壁江山”。對張浦來說,不僅要講好“一顆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的故事,也要講好“一粒小麥到一片面包”“一個水果到一瓶果汁”的故事。張浦的目標并不是單單引進幾家龍頭企業就結束,而是要打造全生態、強產業鏈的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梳理好產業發展路徑后,一大利好是張浦的招商方向也隨之更加精準和清晰。
“我們根據兩大主導產業的產業鏈進行招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牽引作用,只要滿足強鏈延鏈補鏈的,張浦就主動招、精準招、大力招,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大中小企業在張浦抱團集群聚勢。”分管經濟和招商工作的張浦鎮黨委副書記張志灝說道。
在益海嘉里豐廚昆山食品產業園,就能鮮明感受到“抱團發展”這一特點,“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尤為凸顯。
小麥收割后,被運至產業園內的生產車間,清除灰塵、雜質再去麩,經過十多道精碾細磨工序后,一袋袋金龍魚面粉便誕生了。但小麥的旅程還在繼續,它還在這被加工為面條、餅干、薯片。更有意思的是,一部分面粉不需要經過打包,直接通過專用管道從益海嘉里“吹”進另一家企業——糖盒烘焙車間,僅這一環節就壓縮面包生產6%的成本,減少了上游包材使用。在轟隆隆的車間內,一片片吐司、可頌等在這里“新鮮出爐”,運送至周邊各地的盒馬鮮生門店內,直至消費者手中。
作為入駐益海嘉里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盒馬烘焙昆山工廠落成投產時,盒馬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點評道,“完善的產業供應鏈和優質的營商環境,使我們決定把糖盒食品落戶張浦,同時采用國內領先的自動化工藝,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盒馬用戶供應高品質的烘焙產品。”
可以看到,通過垂直整合烘培上游供應商、下游制造企業,建立系統全局烘焙供應體系,特別是依托盒馬供應鏈優勢,和益海嘉里主要原料直供的成本優勢,張浦率先實現了以高端食品為代表的產業鏈條全布局。
通過精準繪制產業招商圖譜,張浦全力引燃招商“強引擎”,圍繞高端食品原材料、設備供應、食品加工、消費渠道等環節開展鏈式招商、以商引商,集聚了包括益海嘉里在內的家樂氏、鮮活飲品、優諾乳業、慕勒食品等企業,加上最近相繼簽約落戶的新巨豐無菌罐裝設備研發制造區域總部項目、mings食品區域總部項目等,30余家產業鏈企業在此加速聚集,充分釋放名企、名品、名牌疊加效應。依托強有力的“三農”工作基本盤,張浦以高端食品產業集群為突破口,實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積極探索“特色果蔬+高端食品+工業旅游”,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
隨著全球汽車產銷量竹節攀升,深耕昆山張浦十多年的德國施瓦茨集團計劃建立集研發、生產及倉儲于一體的制造中心,可問題也隨之而來,去哪里找符合公司標準的定制廠房?張浦經過多次走訪調研、協調協商后,將陽光西路地塊作為存量嫁接項目,由第三方公司定制建設廠房,租賃給施瓦茨昆山公司,為智能制造“無地招商”模式樹立樣板。這也是該鎮對盤活存量土地、提升產業用地效益的一次創新探索。
張浦北接昆山市區、南連昆山旅游度假區,鎮域面積110平方公里內人口超30萬,800多家外資企業和2000多家民營企業在這里競逐賽道,不可避免地面臨土地開發強度高、土地資源逐漸趨緊等問題。
對此,張浦當即決定把市民和企業家所需所盼作為城市建設、產業更新、公共服務配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提升土地資源要素集約利用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向質量優勢轉型、城市建設向品質提升轉變。
5月5日,在“拼搶二季度 奪取半年勝”昆山市經濟工作推進會當天,張浦城市更新項目簽約,張浦與蘇州城投、中建國際、中建八局等在城市建設、住宅開發、產業提檔、產城融合等方面開展多維合作,包括建設中德(昆山)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港浦路酒店等,依托優質項目帶動城鎮風貌提升。

優質項目紛至沓來,小鎮有怎樣的大魅力?源于張浦的放心靠譜。
運用“馬上辦”服務機制推動項目服務“鏈上增值”,做優“一會一窗一區”工作法,為普羅虎賁項目一天“四證齊發”,為東大汽車電子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幫助益海嘉里(昆山)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員工提高出行效率增設公共自行車站點……除這些基礎服務以外,張浦在培育企業方面還有自己的“獨門秘籍”:打造一支為德企發展提供“一條龍”“保姆式”服務的隊伍。
“德企剛到中國時,在員工招聘、公司運作、訂單管理上會有疑問,這時候我們的‘管家團’就為這些他們提供廠房建設、員工招牌、政策支持以及總經理外包等服務,幫助這些德企更快做大做強。”啟德航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海東介紹說,公司員工既能用德語交流,又熟知本土化的政策,這樣的服務格外受到德企青睞,目前公司運營的綠色孵化基地已入駐德企超60家,成功孵化十余家企業。
在4月26日舉行的蘇州全球招商大會主題會議上,20家機構被選為蘇州市促進招商引資全球伙伴名單,啟德航公司就位列其中。正因為好口碑口口相傳,王海東在剛剛過去的四個月里馬不停蹄地接待了五六批從德國前來考察的客戶,其中超過80%的德企表示有意落戶張浦,真正贏得了項目發展的“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