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陶,第一代固態動力電池裝載新能源汽車;在飛鵬,“射手座”電動垂起復合翼無人機斬獲2024紅點產品設計獎;在云昆大廈,一個個元宇宙應用場景正在不斷解鎖。
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昆山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6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躍然而起,40個“四鏈融合”的特色專業創新園區加速崛起。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這座城市展現出澎湃動能。
在年初舉行的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首度進軍CES的友達光電帶去了全新智慧座艙及多項最新研發的MicroLED(微發光二極管顯示器)車用顯示技術,得到全球市場的期待與關注。
與友達光電一樣,眾多昆山企業在昆山這片熱土上自主創新,向新而行。清陶能源圍繞固態鋰電池持續攻關,開發出了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固態鋰電池產品,成功攻克了固態鋰電池領域的多項世界性難題;手握“飛行密碼”的航天時代飛鵬,在昆山打造國內首個基于5G通信技術的工業級中小型無人機先進制造產業基地,可年產1000架中型無人機和10000架小型無人機。
憑借一個個“核心密碼”,引領產業風向。這背后,得益于昆山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發展主戰略,實施“2+6+X”產業布局和“4-1050”體系,實施科技創新“1234”工作機制,力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提升創新“硬核力”,增強產業競爭力。
瞄準科技創新,激活一池春水
過去一年
昆山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
超歷年總和
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3000家
新質生產力生機勃發,新領域、新賽道動能澎湃。
以“雙碳”之名,昆山向綠而行。總投資40億元的中信博新能源總部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30億元的鋅鎳儲能電池產業化項目簽約;新能先鋒動力電池檢測設備生產項目投產……近年來,昆山積極布局以新能源為主導、綜合能源服務為支撐的綠色低碳產業,聚焦發展“風口”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集聚。
低空經濟乘勢“起飛”。位于淀山湖鎮的峰飛航空繼去年2月在昆山試飛基地刷新單次充電飛行250.3公里的航程世界紀錄后,又完成全球首條電動垂直起降跨海跨城空中航線首飛。花橋經濟開發區在低空產業上“飛”得較早,目前已經累計引進航天時代飛鵬、飛鴻能源動力、世航智能等上下游重點企業12家。
做大做強低空經濟,昆山圍繞“低空經濟發展先行區、長三角低空飛行器先進制造中心”目標定位,實施“十個一”具體舉措,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黃金窗口期,招大引強一批優質項目,培優育強一批領軍企業,提升產業集群顯示度和應用場景示范性,推動低空經濟“御風高飛”。
低碳、低空產業的發展折射出的正是昆山勇闖新領域、開拓新賽道的決心。我市加大頂層設計,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做優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做大新能源及綠色低碳產業集群、做精大健康產業集群,加快向產業鏈上下延伸、向價值鏈高端挺進、向創新鏈頂峰攀登。
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都離不開強勁支撐和有力保障。昆山結合資源稟賦優勢、產業基礎特征,打造更多特色專業創新園區,把創新動能增得更強、產業基礎筑得更牢、發展能級提得更高。
昆山開發區矗立著兩棟大樓,一棟叫AI,另一棟叫META,共同組成昆山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2023年10月,硅基智能、亮風臺、黑湖等首批32家元宇宙頭部企業入駐其中。同一時間,我市推出三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建“集群”,育“鏈主”。有著全球領先AR平臺級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亮風臺(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將基于昆山強大的制造業基礎及產業鏈集群打造工業元宇宙總部,助力地方打造“虛擬現實+工業”的產業形態,5年內實現產值超10億元。
產業園區歷來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創新發展的主引擎。昆山一方面緊扣特色、專業、創新三個關鍵詞,打造主題明確、配套完善、生態優良的高能級創新集聚區;另一方面加快落后產能騰退、低效用地盤活、產業用地更新,涌現出包括中韓醫美生物科技產業園在內的一批特色專業創新園區。據悉,全市各類產業園區創造了約45%的規上工業總產值、50%的稅收、70%的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