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二字,起落之間
寥寥五筆
卻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最大動能
昆山與人才向來雙向奔赴
彼此成就
尋覓人才,昆山求賢若渴:人才科創“城市專列”陸續駛進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成都等地開啟人才招引,“百校千企”活動平均每年組織30條線路赴60余所高校開展招聘,全市創業孵化基地達70家;
發現人才,昆山如獲至寶: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53.5萬人,相當于一個小型縣城的總人口規模,高層次人才總量達5.46萬人;
舉薦人才,昆山不拘一格:集聚海內外院士項目105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174人,省雙創團隊22個、省雙創人才201人,姑蘇重大創新團隊3個、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406人;
使用人才,昆山各盡其能:打造50個特色專業創新園區載體矩陣,聯合10條重點優勢產業鏈上下游、高校院所、行業組織等精準匹配高質量人才;
在新一輪新質生產力的競速賽道上,昆山一如既往,圍繞“產城人”融合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綜合生態,大力推進人才隊伍現代化、人才效能現代化、人才治理現代化,全力打造環境優渥的創新創業首選地,不斷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廣大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從入住人才公寓,到在昆山安家;從人生地不熟,到企業在這里發展壯大,昆山于我而言,早已是心有所安、業有所成的故鄉。”2021年,董小霞看好昆山開放包容、敢于創新的城市氛圍,選擇在這里創業。如今,她和團隊所創立的中科嘉辭(昆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蓬勃發展,為昆山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如董小霞一樣,看好昆山、選擇昆山、心系昆山、奔赴昆山的優秀人才還有許多。
聚集人才,政策先行。一直以來,昆山充分發揮黨管人才政治優勢。在昆山,市鎮兩級均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人才科創工作,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人才工作網絡。
通過連續多年的人才計劃優化升級,圍繞“昆聚英才”和“昆育英才”兩大人才品牌,昆山已建立“1+N+X”人才科創政策體系,以人才科創政策“4.0版”1個總政策為統領,推出頭雁人才、雙創人才、產業人才、高技能人才等N個專項人才計劃,完善人才安居、人才貢獻獎勵、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等X項配套保障措施。
人才獎補方面,昆山拿出“真金白銀”。早在2008年,昆山就在全省率先出臺億元人才政策,每年拿出1%的財政收入,至少安排1億元人才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引進和培養。2018年開始,聚焦“卡脖子”攻關項目,昆山加大前瞻性、引領性、突破性人才引育力度,創新實施億元“頭雁人才”工程,對單體項目最高給予2億元資助、團隊最高1億元資助、個人最高2000萬元資助,目前,已累計資助11個頭雁人才(團隊)。
在昆山,矗立著“AI”和“META”兩棟大樓,共同組成昆山元宇宙產業創新中心。2023年10月,亮風臺(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這里創立。短短9個月,“亮風臺”不僅成為昆山元宇宙產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更是深度融入昆山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大體系。
“昆山有著非常好的制造業基礎,人才政策體系完善,這些對于元宇宙企業發展非常重要。”亮風臺(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富義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昆山具備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的“硬實力”。
圍繞產業鏈人才圖譜和緊缺人才目錄,昆山精準招引人才,促進人才供給側和經濟社會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創新實施“136”行動,充分建強一套科技招商引智機制,組建人才發展智庫、人才引進獵聘和知名高校校友三大聯盟,用好“活動聚才”“高校吸才”“海外攬才”“以才引才”“市場獵才”和“企業薦才”六大招才引智途徑。
昆山歷屆創業周累計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2萬余名,每年引進各類本科以上學歷高校畢業生落戶超5000人,全市已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5家、工程研究中心13家、企業技術中心237家、新型研發機構2家、院士工作站10家、博士后工作站82家……各類人才紛至沓來,在昆山這方創新創業沃土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昆山人才“聚寶盆”正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企業落地三年,昆山不僅全部兌現最初承諾的政策和服務,還不停‘加碼’,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這種務實精神與我們企業高度契合。”2021年,作為聯合創始人,胡源與志同道合的3位合伙人選擇在昆山創立蘇州益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高端醫療影像X射線管,目前,主力產品已上市,團隊也發展至80余人,博士就有七八位,問及對昆山人才生態的評價,他直言:“來昆山,來得對!”
激活人才,激發創新,要為人才提供“舞臺”,更要“撐腰”“鼓勁”。
2019年,昆山成立了全國縣級市首個實體化運行的服務機構科創發展服務中心,出臺加強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實現政策服務一站集成,人才服務暖心優享、服務體系一站多點,服務訴求一號直達。
⏩昆山還創新推出“昆如意”人才管理服務平臺,累計辦理人才服務3000余項,兌付資金超61億元;
⏩開發上線“昆山產業創新集群人才導航系統”,借力上級部門數據資源,涵蓋3000余萬名創新人才、100余萬家科技企業、3萬余家科研院所、7萬余家科技園區、100余條產業鏈等創新要素,拓展招才引智資源網絡;
⏩建立募資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發展投資母基金、募資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募資總規模5億元的昆山天使投資基金,并專門設立“昆科貸”和昆山市綜合風險池,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人才科創企業的貸款力度,打造“投貸保”科技金融支撐全鏈條;
⏩打造“院士之家”“人才會客廳”“科創咖啡廳”等人才交流陣地,打造“昆如意”人才學院等。
用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
用一流人才導入一流資源
創造一流事業
昆山步履不歇
初心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