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今日一貼有感:
互相埋怨的夫妻倆,婚姻數十載,男方平時只付孩子教育和住房支出,關于男女方收入、支出均未談及。評論諸多勸女方離婚的,反問這婚姻圖啥?大多女人想著婚后生活嘛,肯定是男的賺錢女的花,女的賺錢自己花;
不可否認,現在婚姻里男方上繳收入的比比皆是,經濟越差、比例越高。很好奇這些掌管財政大權的女人們能否做到下述兩點以便讓男方心甘情愿。
一是,大方向上不偏不倚的對待雙方親朋好友。
二是,是不是以小家庭利益為重,遇大事時有家底。
是人都需要安全感,不僅僅是女人。
所以,普通人的婚姻圖什么?
圖一場人生之大體驗,扮演配偶、父母、祖父母等角色,去感受不同,去豐富人生,愿意獨自終老的人畢竟少之又少。
普通人生活不易,需要找個伴一起拼湊著撐起一片小天地,相互托底、相互攙扶,去享受或是應付這一生。
一輩子很長很長,需要有個知根知底、共同閱歷、常伴左右的人隨時去分享,否則生活將如慢慢長夜。
藏著掖著才會矛盾重重,比如家庭收入與消費,養成固定儲蓄的習慣,每月扣除大概的生活費用后其余全部儲蓄并記錄儲蓄額。有意外開支,自己能覆蓋的自己搞定,搞不定的簡單溝通后扣家庭存款,這樣不論錢在誰手上,都在小家庭內。當然,如果需要時,拿不出自己的那一份,說明你不適合掌管,拱手送對方也落個清閑自在。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忽略對方小錢用處,生活上需要留一份空間給彼此。別人從牙縫里省錢丟水里聽響也無妨,心情無價;如果省下錢給對方或家庭制造小驚喜更會讓生活多姿多彩。